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年度盘点 | 2024年,中国规范制定领域十大事件

来源:中国行为法学会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3-13 15:55:55 | 41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3-13 15:55:55 来源:中国行为法学会

针对能源市场体系,该法构建了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保障能源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回应能源储备和应急问题,该法规定了能源储备的规模和种类,以及应对能源危机的应急措施,以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在能源科技创新领域,该法鼓励能源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面对能源监督管理需求,该法明确了能源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监管方式和手段,以确保能源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在法律责任方面,该法规定了违反能源法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以维护能源市场的秩序和公平。

      【立法意义】

《能源法》实施对于我国能源行业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它填补了我国能源领域基础性法律的空白,完善了能源法律体系,为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该法适应了能源发展新形势,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转化为法律法规,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加强能源市场监管。

最后,该法的实施将推动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制定


      【立法简介】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予公布,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学前教育法》的制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总结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建设、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也是积极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

该法的出台,填补了学前教育法律的空白,实现了学前教育法律从“0”到“1”的突破,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学前教育法律制度体系。

      【立法内容】

      《学前教育法》规定学前教育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家推进普及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包括资源配置、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

《学前教育法》强调维护学前儿童权益,规定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保护照料、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并设专章对学前儿童的权益保护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

该法要求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理念,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同时,加强安全防范,保障学前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

      【立法意义】

《学前教育法》强调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学前教育法》以维护学前儿童权益作为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前儿童的权益保护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强调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理念,注重学前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身心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幼儿园教师地位,严格幼教队伍资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幼教队伍整体素质水平。

《学前教育法》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还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制定


      【立法简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学位工作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强学位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制定一部新的学位法显得尤为重要。

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学位法,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立法内容】

《学位法》共七章四十五条,包括总则、学位工作体制、学位授予资格、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程序、学位质量保障和附则。其立法目的是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学位法》同时规定了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按照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等授予。

《学位法》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工作体制,规定了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申请学位授予资格的条件和程序,明确了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即学位申请人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并达到相应的学业要求、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