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韩正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着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创新是城市活力所在、希望所在。要让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化在上海的血脉之中,让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创业人才,拥有更大发展空间、赢得更多信任宽容、获得更好扶持帮助,使上海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福地。继续把推进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以张江扩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支撑带动作用,集聚创新要素与资源。整合政府科技投资公司,优化强化对创新创业企业的风险资金投入。鼓励支持区县结合产业优势实施创新热点计划,培育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任务。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建立健全产业应用技术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开通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共有技术研发机制建设,继续支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我们要不拘一格尊贤使能,努力营造开放、宽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扶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探索积分管理办法。出台支持高层次海外人才创业的综合政策,深入实施国家和本市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千人计划”,启动外国专家“千人计划”。大力推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好高层次科技型领军人才作用。启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落实首席技师培养资助政策,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倍加重视青年人才,为所有在沪的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更加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韩正说,更加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市民安居乐业。坚持民生优先导向,不断化解民生难题,努力让困难群众更有保障,让老年群体更有关怀,让青年朋友更有憧憬,让全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必须继续抓好物价调控,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严格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将社区菜场回归公益性,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坚持统筹研究、整体推进、分类实施、分步到位,提高各类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市民。较大幅度增加退休人员收入,城保企业退休人员和镇保、新农保领取养老金人员的人均基本养老金增长15%。建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水平。推动在职人员特别是普通职工收入增长,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职工工资增长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健全环卫等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岗位补贴制度,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众生活,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为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为27万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加强“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公开透明、公平分配,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以及青年职工、引进人才、来沪从业人员的住房困难。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100万平方米、17.08万套(间),供应770万平方米、11.4万套(间)。确保廉租对象应保尽保,提高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面向常住人口,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实现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的统筹建设、有效衔接。聚焦青年职工、引进人才等群体,大幅放宽共有产权保障房准入标准。大力推进旧区改造,加快推进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加强旧住房安全检查和房屋修缮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限价商品房和先租后售保障住房试点。启动第二轮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建设。
就业是民生之本,转型发展中促进就业始终不能放松。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实施新一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帮助1万人成功创业。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来沪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服务。落实地方教育费附加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的政策。更加注重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推动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转制,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建设。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
韩正说,常备不懈抓安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管理为重,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坚持制度建设先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考核问责制,深入推进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45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广泛开展城市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倡导全社会参与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能源安全保障。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努力使上海成为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延续世博管理成效,加强和改进城市常态化管理,使市容更整洁、交通更顺畅、出行更安全、景观更怡人。加大市容环境建设管理力度,开展道路洁净工程建设,加强乱设摊综合治理,优化市、区、街镇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深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修编第二轮上海交通白皮书。深化各类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和执法。加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继续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取消本市贷款道路通行费,下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起价,更好地便利群众。完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启动郊环线越江工程。加快推进“一主多点”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