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谢 维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4-08 15:58:20 | 1984 次浏览 | 分享到:
谢 维--法治主导型社会管理模式初论 2013年06月07日 12:11:00    来源:
   内容摘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中,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对法治的需求尤为显著,对法治的推动作用也尤为显著,两者相互交融、辩证统一。十八大明确指出,法治保障是在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围绕社会管理法治化,本文对法治保障型的社会管理模式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了法治保障型社会管理模式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公权、社会权与公民权的有机融合;二是社会结构法治化转型与社会关系法治化协调的有机融合;三是社会公共利益与民众利益之间的有机融合。

  法,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准则。社会管理是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手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法治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法,对于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战略意义。

  一、法治是我国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进程中,今天的社会管理面临着社会结构分层、利益格局多元、思想观念多样的复杂局面。与之对应,我国社会管理也经历了由“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发展历程。“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不再全面垄断经济社会资源,因此也不再无所不管、无所不包,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已经从一个‘全能国家’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所掌握的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也是有限的。政府越来越难以独自承担社会管理的重任。” “新时期现代化建设中涌现了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这些都对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正是在传统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现代管理模式的蜕变中,我国社会主义管理基本格局形成并健全下来;也正是在现代社会管理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致力于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重大时代课题。历史证明,社会管理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社会管理主体与客体多元化发展的过程,这种“一元结构”的解体、“多元结构”的构建是一种权责的再配置、是一种功能与职能的再协调,本质上需要以“秩序”为保障,而这种秩序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指的就是法治。

  “当代社会管理的创新始终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唯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中,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对法治的需求尤为显著,对法治的推动作用也尤为显著,两者相互交融、辩证统一。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石。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不断突破传统的理念思维、条框束缚、行为规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30多件法律、690多件行政法规、8600多件地方性法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方向。加快法治建设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我国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法制的支撑,社会管理创新中探索出的成果同样需要法治来保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良法善治,才能形成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动力。目前,我国社会管理方面仍有一些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尤其是社会领域方面的立法与司法问题非常落后,据不完全统计,在现行有效的法律中,涉及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领域的法规占总数的不足20%。在司法与执法环节,更是存在着种种问题,立法、执法和司法运行机制低效,又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政治力量、社会结构和文化条件等多方面的支撑,单纯强调法治系统的自我完善,显然难以推动法治进程。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与法治建设血脉相连,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创新,形成的核心和重要机制、制度,必定要上升为法律,提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系统性与时代性。同时,通过在社会管理领域倡导法治、践行法治,树立全社会信仰与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共识,实现善治中的法治、法治下的善治。

  二、法治保障型社会管理模式的理性思考

  按照十八大要求,法治保障型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据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以法治为基底、以法治为主体、以法治为保障,综合运用社会管理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等,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活动与过程。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基本概念内涵: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