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现实的、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始终立足人口多、基础弱、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正确把握民主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民主促进国家发展、在国家发展基础上推进民主,不离开发展空谈民主;始终准确把握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进民主,积极稳妥、稳中求进,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求成,不犯颠覆性错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把民主建设向前推进一步,不断推动民主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真实、广泛、有效,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创新典范。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等,都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议协商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体现民本思想的同时,又顺应了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了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闪烁着“以和为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基层社会治理的传统智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孕育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民主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创新典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经由“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真理本土化,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的“化学反应”,凝聚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更为强大的民主精神、民主价值、民主力量。
从实际效果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展现出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显著优势的伟大创造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必须能够被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经形成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在内的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民主和专政有机统一,既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又充分履行专政职能,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五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大代表充分听取和反映人民呼声,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人民的意见建议纳入重大方针政策。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会议协商、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等形式,就国家和地方重大政策和重要事务进行协商,做到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行以村民自治制度、居民自治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效防止了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一个制度好不好,要看它的实践效果,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究其根源,是因为它依靠完整的参与实践始终与人民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通过民主选举,人民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人来掌握并行使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比如,2021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10亿多选民一人一票,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了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通过民主协商,人民在以选举、投票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在重大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比如,在各领域各层级,不断拓展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评估、咨询、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提升协商的广泛性和针对性。通过民主决策,让来自基层的声音更加顺畅地到达各级决策层,群众意见更加科学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比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各地设立4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300多个,成为听得见“民声”、看得见“民意”的民主“驿站”。通过民主管理,人民广泛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中,参与到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民主管理中,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比如,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通过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因选举结束而中断,保证权力运用得到有效制约。比如,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深度参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向对口省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各类报告,开辟了多党合作服务国家中心工作的新领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