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关鹏是尼珠河村最早一批回乡创业的村民。2016年,听说家乡在搞旅游开发,在浙江打工的陈关鹏回来开了一间供游客吃住的客栈。
“我在老房子上加盖了一层当客房,一共有8个房间,那时房间里连空调和厕所都没有。”陈关鹏坦言,即使条件简陋,客栈的生意还是很好。那时,电梯还未修建,游客进到尼珠河村晚上无法返回,只能在村里过夜。
尝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甜头”,尼珠河村村民陆续建起农家乐和客栈。山上的官寨村也修建了条件更好的民宿和酒店。电梯开通后,游客可以当天往返,不少游客选择晚上回到山上住宿,尼珠河村的生意一下冷清许多。
“有村民抱怨,电梯修好了反而把游客带走了。”关注到这一现象的杨洁带领镇村干部组成尼珠河村人居环境提升专班,经常下村给群众做工作,同时带经营民宿的村民外出学习考察。“要想留下游客,不能只靠尼珠河的风光,还要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服务质量。”杨洁说。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尼珠河村村民主动拆除私搭乱建,在房前屋后栽种上芭蕉树和鲜花。村小组还引入企业建设热带水果采摘园,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外出考察回来的陈关鹏重新装修了客房,增加了独立卫浴、无线网和空调等设施,还学会了互联网营销。“去年,客栈生意很好,毛收入突破50万元。我计划再买一辆车,送住宿的游客往返电梯站。”对未来,陈关鹏充满信心。
夜幕降临,静静流淌的河水倒映着村里的点点灯光,不远处的电梯在月光的映照下依稀可见。月落日升,明天,尼珠河村又将迎着希望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