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www.chinaxwjd.cn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张志本的书法艺术

来源:中国舆情法治网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4-04-19 10:39:22 | 13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张志本的书法艺术
2022年06月09日 14:19:21 来源:中国舆情法治网

欣赏张志本的书法艺术之妙,可领会书法艺术之真韵;体悟书法艺术之真韵,可更切身地欣赏张志本的书法艺术之妙。如此的螺旋式深化,实为多年来一件快事!将此快事之快意诉诸于文字,成此小文一篇。

一、敦厚稳健、沉着痛快

凡成艺术者,必当立得住、站得稳、常见常新;称之为艺术品,而不能稳固站立、不能存世流传而长久者,实属妄称。张志本的书法,无论从哪种书体看,皆可供人时时体味、反复赏鉴。就其楷书作品而言,则可以“沉着痛快、敦厚稳健”而称之。这是张志本书法称之为艺术的“根”。 

立根,毫无疑问首先意味着深厚的功夫,这便是长期的临贴,以及与此同时的深入体会和思索。当然,这并非张志本的特点,而是致力于书法艺术的人所必需的一个基本功。对此,我只想说,张志本在这方面所下的功夫是令人敬佩的。在那个物质条件还相当匮乏的年代里,多少个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竟有那么强悍的意志力,专注坚守、持之以恒。正是如此的功夫,使他自颜体入手,遍历二王等历代各家,参透各方,为日后的艺术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立根,其次意味着一种人生修养的功夫,其中不但包含着为人处事的坚实,更包括以此涵养自己书法作品的玄悟。张志本之待人接物,自不必多言,合于传统文化所谓的君子人格。重要的是,如此的人格贯注于自己的作品中,透露着别具一格的生气。所谓“字如其人”即是这个意思。这两方面的功夫,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便是张志本之书法艺术成立的根源。观赏他的任何作品,都能体会到这一层面,在其楷书作品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图1、图2)

图1: 苏祐诗  

 图2:曹操诗

就这两幅作品,首先说笔法。很明显,一笔一画都深得古法之要。其中那种沉稳、厚实的墨韵墨气,一方面透露着一种深厚的功夫,另一方面也表达着一种生命的力量。这就注定了其中的每一个字皆可被视为一个具有自身独特风味的生命体。进而,我们看结字。当如此敦厚的笔画构成一个字的时候,自然而然地确保了每个字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生命风格,这便是敦厚稳健。或许有人会说,这两幅作品中总是能够找出某几个个别的字,在结字上并不合于古帖。的确如此!但我们需要看到:这样的看法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审视标准,这就是要求每个字都和古帖逼真相似。殊不知,这样的标准其实是一种局限。说起来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追求与古帖逼真相似,那么就断不会有后世的诸多书法家,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再者说,能够把一笔一画研习体会得如此清晰,要把每个字写得和古帖相似,那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么?!在这里,我们不妨这样说,让塞尚、梵高等人画一幅逼真的绘画,那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之所以不这样画,恰恰是他们在逼真的绘画之外有自己的追求。他们追求什么呢?追求一种更为新颖、更为深刻的东西。事实上,以深厚的功夫为基础,在结字环节上追求变化,恰是艺术创作的要诀之所在,就像上述那些画家摆脱逼真性绘画的局限而走向的境域,创造性地推动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那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能很容易理解张志本书法中在结字层面上的求变追求。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应当能够看明白两点:一个是,正是其中蕴含的或多或少、或显或隐的变化,才使得每个字都成了独特的生命体,都表现出独一无二的生命力量,别样地鲜活;另一个是,正是如此的变化,给整幅作品带来了动人的活力。由此,让我们最后看张志本书法作品的整体布置。

首先看整体的布局。从上面两幅作品看,其中轻重疏密方面的布置非常有特色。先说轻重布置。对此,我们不妨从字与字之间来看。在字与字之间,图1中“迢”、“山”、“真”等字与“拟”字相对,图2中,则是“东”“石”“山”“日”“志”等字与“树”“萧”“汉”等字相对。在这两端,则是不同程度的轻重布局。前者厚重,后者轻灵。尤其是图1中的“真”字和图2中的“泳”更是将轻重的布置化于单字之中,更是细致入微地表达着轻重的变化,从而显得整体的布局精巧别致,极为讲究。再说疏密。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先看作品的行与行之间的变化,例如图2中第四行与第五行,其中第四行显得绵密,第五行则显得疏朗。从字与字之间看得就更为清楚,如图1中的,“吹”与“雨”、“山”与“铭”之间,就显得疏朗,而“雨”与“过”、“岖”与“薄”之间则重在绵密。

这两个方面交融互渗,使得作品从总体上看具有层次分明、整齐灵动的特色。如果从层次上看,应该说这里透露出了张志本墨法的纯熟与精巧。正是上面轻重疏密的运笔用墨,才构成了如此这般层次分明、跌宕起伏的效果。但也必须看到,在整体上作品又不失敦厚稳健、整齐灵动的色彩。可以说,通过巧妙的布局,张志本书法作品释放出了一股端庄而生活、敦厚而灵动的动人力量,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重要的是,如此的特色、风格,不仅表现我们上面分析的楷书作品中,在张志本的隶书作品中也是如此(图3)。

图3:贺知章诗

对此,笔法、结字层面上透露出来的那种沉着、敦厚、稳健等方面自不待言,你看“水”字透出的古风,看“嵯”字的变形,便可体悟。让我们仅从整体上略谈一二。你看“稽”“山”“自”的浓重,看“雾”“春”的轻灵,再看“尽”字浓重中那四点的轻灵。看第一行相对的绵密,看第五行相对的疏朗,看“罢”字的绵密,看“别”字的疏朗等等,如此的整体布局使得作品厚重、稳健中显得层次丰富、起伏跌宕、真气弥漫。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