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张志本书法艺术中的草书作品。
三、往复跌宕、飘逸幽远
书法艺术中,草书艺术之精要,首先在于气势。当有动人心魄之笔,方可成就之。观张志本之草书作品,可以说如此撼人心魄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且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让我们从具体的作品入手,来体会张志本草书艺术的动人气魄(图10、图11)。
图10:杜甫诗
图11:黄巢诗
体会张志本草书艺术作品之气势,先要明确的是那种凌空遨游的“一气贯通”。在此,你不妨将这里的每一幅作品,皆视为“一笔书”作品。也就是说,整幅作品虽包含有多个字,但这些字事实上只有一笔!其中字与字之间的空白,你可以视为断,但切勿忘记其中有着“笔断意连”。换句话说,在这里所谓的笔断,内涵着一种绵绵不绝的笔意于其中。自笔意而观之,这里其实根本没有中断。根本地讲,这里所谓的中断,实当理解为布白手法的妙用,无墨迹处恰是一气贯通之另一极的表现:无墨处俱成妙笔!对此,我愿意将之理解为那般“一笔书”之隐形,即所谓的断,不过是这一笔之隐而无形而已。如此的隐而无形,构成的便是这婉转激荡的一笔之最为渺远之体现。应该说,这正是张志本草书艺术作品之立体性的表现:那潇洒飘逸的一笔,携带着情调丰富、千变万化的力量,时隐时现、时近时远、时来时往、时疾时缓地延展,如同由浩瀚之墨构成的一个精灵,在广阔无边、往来无际的时空中凌空舞蹈。
其中,墨色的浓重,表现着显现、突前,如图10中“素”“思”“鹰”、图11中的“待”“我”“冲”“尽”等字的用墨,顿然给人一种那飘逸的舞者在扑面而来的感受。墨色的清淡,表达着隐退、居后,如图10中“光”“堪”“擿”三字,以及图11中“天”“香”“阵”“透”四字的用墨,无不给人一种那舞蹈的精灵渐行渐远之感。尤其是“擿”和“透”二字,分别在两幅作品中,带给人一种精灵之舞入于“无迹可寻之幽远之境”的强烈感受。
对此,我们不妨将白色的宣纸想象为一片自由的舞台,来全面考察图11这副作品。“待”字之起笔,如那精灵舞者的亮相,进而经“到”“秋”“来”三字呈现出后退之势头,至“九”字到达此一进退之最,继而经“月”“八”二字完成复归,第一个进退节奏完成。陡然之间,浓重的“我”构成了又一节奏的开端,并显得更为突入前景,在陡然之间退至“花”,继而突前一些完成一段前景的舞蹈,这便是“开”“后”“百”“花”“杀”五字,疾速而不缓,且其中丰富的细微的变化,尽显舞者纷繁之舞姿。“杀”的终笔一划,意趣非凡!它的戛然而止,恰如舞蹈中的意义非凡的“停顿”,又通乐曲中绝妙的“休止”,还是翰墨精灵瞬间的隐而无迹。正是如此的戛然而止,瞬间的隐迹,才使接下来的“冲”更显得突然降临,力巨万钧,动人心魄。如此撼人的气魄,紧接着却出人意料地向远景疾速退隐,构成了“天”“香”“阵”且紧连着“透”的渐退渐隐,而至于“透”的终笔,那飘逸的舞者渐行渐远地又一次隐于浩渺无迹的境界,完成了进退往来的又一个节奏。其中显隐之跨度之大,真真地震撼人心。最后是由“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些字,构成了终曲的节奏。其中“长”至“满”、“满”至“黄”、“黄”至“甲”构成了本段舞蹈节奏内的三个小的往来显隐。“甲”的终笔,简直妙不可言,那一疾速的退隐无形,给人带来一种余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感受,完美地应和着最后起伏跌宕、变化多姿的提款一行。
事实上,张志本草书艺术的任何一幅作品,都可以作如是观。图10中前景的“绦”“镟”骤然间转向“光”“堪”“擿”,以及“擿”字入于无迹可寻之境,便和图11中由“冲”遽然转向“天”“香”“阵”,以及“透”终入隐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重要的是,如此这般的起伏跌宕、显隐往复,在表达着一气贯通的同时,总有那种撼人心魄之处,让人始料未及、不可想象!如上述分析中,几次陡然转换之际,再如图10中“画”与“作”、“愁”与“胡”、“绦”与“镟”、“毛”与“血”与“洒”之间那变化非凡、或隐或显的“连带”,着实散发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强悍力量。深入地说,如此这般出人意料、不可想象的强悍的力量,已不是行书之“优美”所能涵括,它当属康德所谓的“崇高”:想象力遭遇到一种无法形式化的强大力量而陷入窘境,需由理性发挥作用而重新把握。因此,张志本的草书艺术之特色,已不是“活泼灵秀、自然洒脱”所能标识,而必须称之为“起伏跌宕、飘逸幽远”!
在把握了张志本草书艺术作品的特色之后,我们还需要简单地指出:如此的作品,自然端赖于他深远厚重、炉火纯青的创作功夫。其中的结字,形变力度更大、更丰富,如图10中的“狡”、图11中的“到”字。整体布局上的疏密、大小变化更为讲究、精致,如图10中“素”“鹰”二字、图11中“我”字之大,图10中“风”“可”二字、图11中“天”字之小。墨法更显精妙,墨色、墨韵,层次感更强,更为多彩多姿。
深入地看,张志本如此的功夫和技法,并非仅表现于他的草书作品中,在他的行书作品中已有初步的流露,且隐含于他的楷书、隶书作品中。严格说来,不同书体的变化,只不过是他同一种功夫的不同表达形式。就此而言,我们阐解他的草书作品时,选择的“一笔书”的视野,同样适用于他的行书作品、以及楷书隶书等作品。这一点,只要你能够理解书法艺术是一种线的艺术,线便是那在整幅作品一气贯通的气脉线,轻重缓急、往复无穷是它的基本情调,那么你就一定能够从张志本的书法艺术之任何一类作品中感受到这条气脉线的自由游动,或隐或显,或轻盈或凝重,或疾或缓,或绵柔而优美,或雄浑而崇高。进而言之,把握住这条奇妙的气脉线,细品其结字、布局、墨色墨韵的变化,便一定能够领悟到张志本书法艺术的独创之秘诀及其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功夫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