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www.chinaxwjd.cn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段赛民:网络舆论狂欢下的有序表达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4-08 15:57:43 | 0 次浏览 | 分享到:
段赛民:网络舆论狂欢下的有序表达 2014年04月08日 10:35:00    来源: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组委会
     针对“网络表达VS依法治理”这一议题,新华网舆情中心总监、《网络舆情参考》总编辑段赛民认为,近几年互联网发展迅速,由于自媒体特殊的门槛,制造了一场特殊的舆论狂欢。在舆论的狂欢下,网络应有序表达。
关于互联网,有两个例子,特别能说明现在网络舆论狂欢的现状。一个是被大家认为左派的代表司马南,第二个是被大家认为右派的代表李开复。
微博上曾有人爆料司马南在机场被抓,围绕这个事,很多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结果若干天以后,司马南亲自出来回应“他过的很好”。有人问司马南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出来回应?司马南说我的习惯是要让子弹先飞一会儿,让某些人先热闹一下。
另外一个案例是发生在前天晚上的一个微博,847分李开复因病去,这个言外之意就是李开复因病去世。这个消息发布以后引起很大的轰动,李开复在微博上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发了以后有很多人向李开复身边的工作人员去求证,549位博主向新浪微博举报,最后新浪网社区委员会裁定冉肖败诉,处罚15天禁言,15天取消关注,这个处罚在微博上较为明显,这是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案件。
有几个数字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是目前全国有将近一半的网民,即6亿多网民在上网,每天我们新闻网站发布的网络新闻有3万余条。再一个数字就是全国每天发布微信的数量大家可能都想象不到,每天发布微信的数量是160亿条,发布微博的数量是2.3亿条,发布博客的数量是2000多万条,这个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大数据。在这样一种大数据的支撑下,互联网以它迅猛的速度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因为这种自媒体特殊的门槛,所以制造了一场特殊的舆论狂欢。
对于“网络舆论狂欢下的有序表达”这一主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网络舆论是民意表达的重要体现,但是体制内的民意表达渠道不畅,网络管理法治建设这些短板会导致网络舆论的狂欢。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大、政协,包括信访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正在不断的影响也在拉近官民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但是客观的讲,体制内的民意表达渠道还是与民众期望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老百姓需要满足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时候,就需要向体制外寻求一些空间,而互联网迅猛发展可以说是为舆论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互联网的发展为民众解放表达提供了一个较大的空间。由此可见,互联网已成为舆情事件的一个放大器,很多事情一旦触网,其社会影响力就会瞬间被放大。
2、根据长期对网络舆情的研究,目前网络舆情出现一些新的特征,长期对网络舆情比较关注,主要有以下三个新特征。
第一,由微小舆情事件演化为热点事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可以说网络舆情事件引爆点越来越低,门槛越来越低,民众情绪越来越复杂。一些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很多都是由最初的十分细微的事件所引发,通过网民爆料或者媒体报道,最后愈演愈烈,政府工作没有到位或者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因为缺少一些起码的应急机制,最后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次生伤害,把这些负面影响放大。
第二,民间舆论场开始由碎片、分散和妥协向全面、集群维权过渡,规模效应越来越明显,民众的诉求也更加明确,互联网的诉求规模效应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互联网上的群体事件,以前某个个体在微博上发一条个人维权的信息也会引起网民的共鸣,大家会大量转发,但是现在不只是网络转发,很多意见领袖看似和这个博主毫不相关,但是他们可能会成群结队去线下维权,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会引起一个群体的反弹。一个是律师群体,再一个是记者群体,像山东青岛的陈保成事件,300多个律师自告奋勇去替陈宝成维权,这就是规模效应。
第三,微博平台上超过百万多的粉丝他们会关注某些热点事件,会让这些热点事件持续时间更长,影响会更加深远,事件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这种事件也比较多。很多事件,只要有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尤其是百万以上的粉丝大V来关注,这件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有关部门的考验也会越来越严峻。
3、目前网络舆情为什么日益生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因为忽视民众知情权、公众决策参与权,网民围观就会从线上走到线下,尤其是地方的群体事件在这个方面表现得更加充分和明显。例如四川的什邡,还有很多类似事件,只要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只要政府部门忽视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老百姓就可能从线上走到线下采取积极维权方式。
第二,地方政府执网能力不足,所以导致网络舆情事件不断放大。本身这个事情并不复杂,会产生二次伤害,地方政府缺少一些处理技巧或者因为信息没有及时披露,没有及时跟老百姓沟通,也会导致二次伤害的发生。
第三,政府公信力缺失会引发网民的过度质疑。很多事情明明是事实,有证据,有事实,但是网民就要从其他角度去解读。包括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里面谈到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一张白纸一旦揉旧以后,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恢复原状,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党和政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如何塑造一种良好的官民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