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直面“两难”,河源中院院长谈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8-29 14:28:44 | 36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8-29 14:28:44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图片

编者按

7月21日起,广东高院推出“直面‘两难’院长谈”系列访谈,邀全省中院院长直面痛点困境,分享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推进前端化解、做实实质解纷的创新实践,为提升审判质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广东法院智慧。


今天推出的是:河源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庆丰访谈《“三年三步走”探索破解“两难”河源路径

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庆丰


图片

强党建壮筋骨

激发创先争优内生动力

关键词:凝心铸魂、党建引领、脱薄争先

图片

问:作为欠发达地区,面对基层基础薄弱、法官队伍偏老化等现状,听说你们提出了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法院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您是如何考量的?


王庆丰:河源虽地处欠发达地区,但生态资源禀赋、绿色发展优势明显,后发潜力巨大。特别是粤赣高铁通车,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市委抢抓发展机遇,全域全面“融湾融深”,大力发展“1+3”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绿富双赢”河源路径。但随着传统农业向生态工业、服务业快速转型,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住建、劳资等群众性纠纷高发,民生关切“小案”频发,案件总量日益增长,案件类型更加多元,调处难度与日俱增。为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按照省法院部署,以不甘落后的勇气、敢于争先的姿态,自我加压、奋勇直追,压茬落实“三年三步走”,通过固本强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补短板、强弱项、上台阶,高质量完成了综合提升审判质效、脱薄争先等任务,逐步实现了整体工作向上向好、局部工作争先创优、单项工作形成经验目标。


一是思想铸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把政治训练贯穿党员干部成长全周期,全覆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轮训,开展“河法大课堂”分级分类培训376场次9495人次。注重发挥党的绝对领导最大政治优势,实施基层党组织强基工程,严格落实“支部建在庭上”,10个党支部获评“四强”党支部,涌现出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紫金县法院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二是先锋领航。定期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先进典型巡回宣讲报告会等活动,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14个案例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金融、破产审判等工作先后获得批示肯定20余次。健全青年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实施青年导师传帮带机制,构建法官助理“三阶培养”体系。注重以赛促学激发潜能,评选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80余名,连续两年获评积案清理、前端化解成效明显单位。


三是脱薄争先。紧跟省法院“六个一”工作部署,着力在维护公平正义、为群众办实事等六个方面同步发力,优化队伍结构梯队、人才上下流通、资源科学配置等,基层基础日趋牢固。以和平法院“脱薄争先”为契机,建立领导挂点、支部共建、业务包片等帮扶机制,实现提前脱薄出列,有效提振士气。落实双向挂职锻炼机制,组织92名青年干部到吃劲岗位历练,奋力打造司法护航绿美生态建设、审判质效争优提升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三个样板”。


图片

重大局勇创新

赋能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关键词:生态保护、湾区水塔、绿富双赢

图片

问:河源地处东江中上游,坐拥华南地区最大的水库万绿湖,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河源法院如何平衡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找到保护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推动绿色发展?


王庆丰: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是省委赋予河源的使命任务。今年,省委积极推进环万绿湖绿色发展区建设,河源迎来更大发展机遇。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山、水、林、田、湖”多位一体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切实守好万绿湖这一政治水、经济水、生态水。


一是守好政治水。万绿湖I类水质,离不开司法的硬核保护。深化环资审判机制改革,设立万绿湖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出台水资源保护意见,严惩非法采矿、非法养殖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守牢绿色崛起厚实家底。深化跨部门协调联动,在全省率先建立东江流域司法保护协作机制,联合开展保护水源地、增殖放流等行动,相关经验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推介。创新“法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源头化解涉水涉旅经济纠纷464件,助推“绿富双赢”。


二是护好生态林。首创“林长+森林法官”机制,建立11个“森林法官”工作室,敲响广东生态巡回审判“第一槌”,审结全省首个恐龙蛋化石保护案、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等,推动13万亩桉树林完成改造。建立生态司法修复+碳汇司法实践基地,创新补种复绿、护林护鸟等生态修复机制,推动生态修复方式多样化。随案移送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线索21条,发出司法建议22份,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环资犯罪案件连续四年下降。


三是做实农文章。灯塔盆地是河源农业发展高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我们主动融入“1+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以法治赋能产业增值。比如,制定服务乡村振兴14条措施,妥善审理涉“三权分置”改革、山林权属、土地征收等纠纷案件,守护“粤北粮仓”安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种业安全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加强对鹰嘴蜜桃、紫金蝉茶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