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7-15 10:53:08 | 14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7-15 10:53: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仅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而且具有突出的行为规范性,不仅能内化于心,也会外化于行,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要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全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作好统筹谋划,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环节,嵌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过程,覆盖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等各领域,体现到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实践中,更好以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加强全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宣传教育,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要前提。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法治专门队伍等重点群体,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宣传教育,传承弘扬奉公守法、重诺守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筑牢全社会坚定法治自信、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的精神文化基础。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