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5)在上海隆重召开,会议同期举行全国胸痛中心再认证授牌仪式。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院凭借卓越的胸痛救治能力,顺利通过2025年度国家胸痛中心再认证评审。该院党委书记饶玉林代表医院接受国家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授牌。这既是对该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该院在该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权威认证,实力再获国家肯定

本次国家级复审心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严格审核,采用线上数据核查与再认证材料复审相结合的方式,对该院胸痛中心三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而严格的评估,重点审查了绿色通道建设、流程优化、多学科协作、区域协同救治、质量持续改进及患者预后管理等关键环节。
此次认证的通过,标志着该院胸痛中心的管理体系科学高效、救治流程规范快捷、数据真实可靠、持续改进机制完善。这充分证明该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成果和运行质量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并再次获得国家级权威机构的认可与肯定。

三年砥砺,铸就生命救治“高速路”
自三年前首次通过国家级认证以来,该院胸痛中心始终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贯穿于救治全程,从未停下自我提升的脚步:
流程精益求精:持续优化院内绿色通道,推行“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一键启动、多科联动”响应机制,确保急性胸痛患者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D-to-B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至血管开通时间)稳定达到并优于国家推荐标准,最短记录不断刷新。
技术持续突破:大力引进和成熟应用冠脉腔内影像学(IVUS)、常规开展复杂冠脉病变PCI等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复杂冠脉病变的救治成功率。
区域协同深化:积极发挥区域龙头作用,构建并完善覆盖周边乡镇的“胸痛救治单元网络”,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线上会诊指导、规范化培训,实现高危胸痛患者的早期识别、快速转运与无缝衔接救治,织密区域生命守护网。
质量管控闭环:建立常态化质控例会制度,对每一例病例进行回溯分析,查找流程堵点,落实精准改进措施,实现救治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三年来,该院胸痛中心累计高效救治急性胸痛患者1400余例,高危胸痛200余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门球时间(D-to-B)稳定控制在60分钟以内,远低于90分钟的国家标准,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赢得了患者、家属及业内同行的广泛赞誉。
以评促建,守护之心永不停歇
“国家级复审的顺利通过,是对我们过去三年工作的权威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鞭策。”该院党委书记饶玉林表示,“复审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优势、补齐短板、锐意创新,尤其在提升基层网络救治能力、深化健康教育与预防干预、早期预警和决策支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区域内每一位胸痛患者架设起更加快速、精准、高效的‘生命通道’,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此次国家级复审的成功通过,是该院胸痛中心建设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彰显了该院在心血管急危重症领域的综合实力与深厚积淀,更体现了全院上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和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未来,该院胸痛中心将继续肩负使命,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质量,为胸痛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