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关于中央八项规定,这“四问四答”说清楚了!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3-24 16:32:53 | 19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3-24 16:32:53 来源:人民日报


2025年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今天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所面临的形势,和当年已然不同。当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严峻复杂,党和国家事业面临关乎兴衰成败的关隘。但纵然时移世易,八项规定制定实施的宏大历史背景和深层次执政逻辑,却一脉相承:

大背景,是民族复兴伟业尤须跋山涉水。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各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勇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

大逻辑,是要追溯到抓作风建设的根和本。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怀忧患,“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人心向背事关重大,失去了民心,党就有危险。”

有两个苹果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这段动人史实,总书记感触良多,“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

另一个,在党的二十大后的首次考察,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的苹果园。青年时期“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艰辛,历历在目。今天的延安,科技赋能、市场助力、合作社红火,苹果产业书写出农业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文章。不吃人民的苹果,是为了让人民挑上致富果的“金扁担”。

从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的八项规定,一脉相承的人民情怀,也为人心向背作出了历史的注脚。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思索:人民把权力交给了我们,怎么样才能让人民放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总书记基于历史规律作出判断: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四问: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接下来怎么干?
“不要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本身就是八项规定要反对的”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中央将其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

云贵行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叮嘱:“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党中央这一决定的重大意义,聚焦主题、简约务实地组织好学习教育,不要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本身就是八项规定要反对的。”

反对什么、支持什么,从徙木立信始、以建章立制实、到蔚然新风成,再到久久为功抓。

全国上下已经行动起来。要明晰下一步怎么干、怎么做,不妨从新时代的实践中找方向。“我看,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早在八项规定实施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有思考。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数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环环相扣,渐次推进。频度之密、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放眼百年党史都不多见。这次的学习教育,是作风建设的接续,是百年党史的传承。

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较真碰硬,毫不含糊。针对调查研究、新闻报道、干部住房、办公用房、公务接待、楼堂馆所、公款消费、铺张浪费、礼品礼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项一项抓。只有具体,才能深入。

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

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久久为功靠的是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列有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议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修订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一批党内法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都纳入其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

对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党中央也常常督促、处处对照,“时时放心不下”。建党百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在中央八项规定展板前停下脚步:“现在这里面的8条,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做得都不错,还是要反复讲、反复抓……”2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连续第137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从新时代的波澜壮阔,我们汲取了智慧、收获了答案。

是层层加码,还是实事求是?

“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如果脱离了实际,最后是难以长久坚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八项规定落实之初,就明确了原则。

是畏手畏脚,还是干事创业?

干净干事的恪守与大胆干事的闯劲并非对立关系,严并不是“管死”,而是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进一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书记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是浮光掠影,还是标本兼治?

风化俗成,以文润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新时代廉洁文化……涵养党内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只见公仆不见官”,这些叮嘱,具象到一个个楷模、英雄,具象到干部的正确政绩观:“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这条路,才是人间正道”。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