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是应该而且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利用自然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可以通过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运用规划和各种政策手段,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着力点之一,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既要从国家全局出发,积极作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又要从各个地区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防止不顾客观实际搞“一刀切”造成产业同质化。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复杂多样,各地区究竟要发展什么产业,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及要求,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根据本地的发展阶段、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路径,有选择、有先后、有重点地发展,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我们具有制度优势、后发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教育基础、科技基础、人才基础。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逄锦聚,作者系南开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