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在线分享医学知识。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伪装医生、“伪科普”、带货卖课博取流量的行为,让医疗健康科普变了味、走了样。
平心而论,短视频博主的多元化发展,确实给公众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效果。就拿医生来说,不少医生博主的内容创作幽默诙谐,在几十秒内,就能将一个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生活常识,于潜移默化中深入观众的内心,进而助益全民健康素养。
然而,现在的医生科普赛道却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有人主动加戏,虚构人设、搭台卖货;有人强行“跨界”,“妇科医生”卖起男士T恤,“骨科医生”推销美容产品;更有甚者,专盯着大众的焦虑点,搞“伪科普”博眼球、骗流量……可以说,公众稍有不慎,就容易栽进“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的套路中。任由这些“流量病”肆虐,不仅会欺骗公众情感、消解医生的职业公信力,还可能造成“伪科学”的广泛传播,危害不容小觑。
“流量病”如何根治?找准痛点是关键。首先,要确保博主身份的真实性。必须认识到,不同于其他工作,医生、教师、警察等特殊职业还是专业、权威的象征,在公众面前有着较高的可信度、公信力。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这些身份在自媒体平台可谓自带流量,有着天然的“吸粉”优势、巨大的变现潜力,也更容易成为“造假”的重灾区。因此,对这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博主,平台有必要推出差异化、针对性的审核机制,守好第一道关卡。当前,各视频平台在医生博主的认证要求上把关不严,这或许就是“伪医生”大量出现的症结所在。
其次,也要保障视频内容的科学性。平台作为视频内容的“把关人”,要进一步扛起主体责任,为用户筑起“防护墙”。比如在技术识别手段上升级,加强对“违规文案”的拦截和屏蔽,斩断“伪科普”内容的传播链,维护健康科普的公益性和严谨性。此外,平台还要在惩处上下猛药——查到就封号、发现就停播。只有不断拉高违法成本,才能挤压“伪医生”“伪科普”的生存空间,让“流量病”药到病除。(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