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www.chinaxwjd.cn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从“记者”到“学者”

来源: 新闻战线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4-06-07 09:58:00 | 175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06-07 09:58 来源: 新闻战线

  关于“研究”:争取做些对实务有切实帮助的思考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新闻传播,做“有思想”“有专业”的记者……这些认识既是我几十年记者生涯的真实感受,也是我逐渐明晰并坚定执行的基本价值和职业追求。

  在几十年的职业记者生涯中,我在撰写了几百万字的新闻和评论的同时,还结合新闻实务做了一些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其中主要是新闻传播美学的研究。为此,我写了本《新闻的审美传播》——这大概是我追求做一个“有思想”“有专业”的记者的原初动力——为什么诸多重大报道的采编者们花费了巨大精力,但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回答是“不感人”“难以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情感问题是美学的根本问题。新闻传播与“美”“审美”有无必然关系?它们是什么关系?新闻传播美学的核心价值、独特品质、审美构成、实现方式、文本与修辞等等,应该是什么样的?

本文作者在南开大学讲课。

  我理解的新闻美学,主要是关于新闻内容、报道倾向、阐释立场等新闻价值方面的讨论。具体讲,新闻审美传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以人文关怀作为素材展开阐释立场,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作为新闻传播的落脚点,其实现方式是传递有审美价值的信息和思想……理论如此,新闻史上的名篇也大多如此。

  在我看来,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融媒体,它们提供给社会的新闻及其思想,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一部分,其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即新闻传播的目标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新闻传播与其他一切人文社会学科,比如文史哲、经济学、法学等等完全一样,都是要全力追求“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只不过各自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手段不同而已。所以我的结论是,优秀的新闻作品一定是美的——美是人的终极理想,所谓“新闻的审美传播”,就是我们的报道要尽可能多地关注人的生命状态,尤其是要更多地关注那些“普通人”的幸福和痛苦,既关注他们的物质需求,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人文关切就是审美关切,审美关切就是人文关切,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

  关于新闻美学,也有些学者在研究,但其中不少是“文章学+美”的套路,比如在标题、导语、结尾等处加个“美”字。这样,新闻美学基本上是一种采写“技术”了。我理解的新闻美学,既是新闻传播的手段、方法、技艺,更是新闻传播的价值观、方法论;既是新闻采写的出发点,也是新闻采写的立场。在我看来,新闻工作者与哲学家、经济学家、作家等的工作,在根本目的上完全一致,只是实现方式不同,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优秀的记者一定是思想者——这也是今天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仍然十分强调“内容为王”的重要学理依据。

  把这样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新闻传播实务中去,就要求传播主体,也就是记者、编辑们以真诚、平等、客观的心态,全身心地理解和尊重采访对象——无论是普通劳动者,还是社会声望较高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们,大家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来贡献社会、丰富自我,都同样“拥有自己的自豪和尊严”。所以,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新闻热点”“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他们正直、敬业、奋斗,一直在塑造并将继续塑造着这个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优秀品质,他们是时代的建设者、创造者、贡献者,他们就是“国之大者”。

  同时,也应该看到,报道他们其实也是报道我们自己——原本就是普通劳动者中的新闻人,“我们也应该与他们一样正直、敬业、奋斗”,进而“贡献社会,丰富自我”……具体而言,新闻人必须以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在俯拾皆是的新闻事件中捕捉、挖掘、报道那些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东西……

  把这样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新闻传播实务中去,大概有两条原则:一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否则我们的劳动就不是新闻传播;二是提供尽可能“大”的、有价值的新闻,新闻要有较大价值,得让人愿意看,能感动人,而且这种“愿意看”“感动人”必须是在客观、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实现的,否则我们的劳动价值就有限。

  以这样的逻辑来理解我们的追求,可能就顺畅多了:在万物互联的当下,人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媒体融合不仅是内容采集、呈现方式、传播手段等“技术”的进步与融合,更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按新闻规律办事”“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念的再次确认和升华。

  关于“学者”:期待教学科研对学子们有些意义

  现在,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是我的本职工作。两年多来,我不断向学界的同事们学习,实现从“记者”向“学者”的转变,努力用“学术”思维来思考和表达我对新闻传播现象及其理论问题的看法。百年南开有极好的人文传统和学术积累,新闻传播学院里很多同事都学有所长、成果累累,年轻同事们那种把理工科的最新技术、方法极其熟练地应用到新闻传播研究中的能力,都令我十分佩服和羡慕……在这里,我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