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www.chinaxwjd.cn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李东东“讲传统谈新闻”:高举党报评论的旗帜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4-08 15:57:38 | 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期间,邓拓同志撰写了许多重要社论,如《朝鲜战争的一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几个问题》、《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战争中,发动群众的关键何在?》、《继承鲁迅革命爱国主义的精神遗产》、《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不许美国干涉》、《中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斗争》等等。这些社论,准确有力地宣传解释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及时评论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新民主主义建设,对反对侵略战争和保卫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拓同志博学多才、文思敏捷,长期的游击办报的环境锻炼了他,使他的社论写作常常“倚马可待”。这些“倚马可待”的佳话,至今为中央机关报同志们传诵。

  有些社论由于时间性很强,例如朝鲜停战谈判期间,有时晚上八九点钟才接到周总理办公室通知,需要赶写社论第二天配合重要新闻发表,遇到这种情况,邓拓同志就亲自动手。这时候,他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年代,立刻拿起稿纸坐到校对科去,写一页,发排一页,校对一页。清样一出来,他仔细看过以后,马上送总理审阅。那些年,他亲自撰写的社论约有60来篇,其中关于朝鲜战争的社论就有16篇之多。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总编辑的邓拓同志,初到人民日报时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呢?人民日报的同志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那时,他住在煤渣胡同人民日报社宿舍后院最后一排,三间平房几乎见不到阳光,后来,报社腾出了房子,几次请他搬家,他还是不搬。说:‘叫别的同志住吧!这比农村打游击好得多。我经常上夜班,没有阳光也不要紧!’”就在这样的没有阳光的房子里,邓拓同志日日夜夜笔走龙蛇,撰写文章,修改稿件,签发每天的报纸大样。繁重的工作把他累病了,他靠在床上仍旧坚持工作,每天送到他身边的报纸清样和稿件,几乎盖满了他的床。

  1958年8月,邓拓同志被批准离开人民日报,到北京市委工作。1959年2月的一天下午,人民日报社全体工作人员举行了一次不平常的全社大会,欢送邓拓同志。在这次会上,邓拓同志作了《辩证唯物主义还是折中主义》的讲话,讲话结束时,他念了自己写的一首律诗,题目是《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
  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
  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
  平生赢得豪情在,举国高潮望接天。
  

笔走龙蛇


  
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


  在人民日报工作期间,邓拓同志一直反对当“新闻官”,他自己也没有当过一天“新闻官”,总是以编辑、记者的身份战斗在新闻第一线。除了撰写社论和重要评论外,邓拓同志还时常亲自提笔写各类文章,他要求编辑记者“十八般武器件件皆通”,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典范。

今天来看,邓拓同志那一代新闻人高举党报评论旗帜的实践和精神,非常值得学习继承。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级党报的社长、总编辑,都十分重视新闻评论工作,可以说,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形成了一系列叫得响的各具特色的评论品牌,比如《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文章。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从此,每当遇到一些重要时刻,每当产生一些重要话题,我们都会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任仲平”文章。“任仲平”文章,以高屋建瓴的立论、真挚平实的情感、深入透彻的说理、文学的语言,创造性地诠释了社会思潮深刻变化时期我国宣传思想工作所承载的重大历史使命和丰富内涵,有力地引领着时代变革的舆论先声,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1993年之后,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一等奖评论作品中几乎都有“任仲平”文章。以2008年以来的三届为例,《走好全国一盘棋》获第十八届一等奖,《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获第十九届特等奖,《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获第二十届特等奖。200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出版了《人民日报任仲平60篇》,全书收入了1993年至2009年间16年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60篇“任仲平”文章。可以说,对于关注中国历史进程的读者来讲,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不啻是倾听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心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