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超便宜的代购商品有多少真货?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4-08 15:13:15 | 673 次浏览 | 分享到:
超便宜的代购商品有多少真货? 2022年03月24日 15:03:24    来源:法治日报

  超便宜的代购商品有多少真货?

  专家建议建立注册制度强化监管规范代购行为

  ● 代购商品因为价格比专柜便宜、货源种类齐全等原因,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境外代购涉嫌走私、只收钱不发货或者发假货、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也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一些名义上的代购,他们不直接掌握货源,只在“朋友圈”或者群内发广告,顾客下单后由上家负责发货和售后。这部分代购无法对货源及品质进行把控,如果上家发假货,无疑将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从事代购业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由于缺乏监管和规范,存在诸多乱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此,必须细化相关法律规定,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代购行为

  专柜价900元的50毫升小棕瓶精华液,1000元左右能到手两瓶;原价过万元的奢侈品背包,到手可以省掉好几千元;热门色号的口红,专柜经常断货,但代购那里却似乎永远有库存……

  近年来,奶粉、护肤品、奢侈品甚至保健品等都成了可以被代购的商品,这些商品因为价格比专柜便宜、货源种类齐全等原因,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境外代购涉嫌走私、只收钱不发货或者发假货、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也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同时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事代购业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由于缺乏监管和规范,存在诸多乱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此,必须细化相关法律规定,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代购行为。

  跨境代购备受青睐 真假混卖防不胜防

  去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的耿耿准备购买某奢侈品牌经典款单肩包。在该品牌官方网站上挑好款式并确认尺码后,她把背包的截图发给了长期合作的代购小李,并询问代购价格。

  “小李告诉我到手价是1.2万元,比专柜价格便宜近3000元。由于国内专柜这种经典款式经常缺货,所以我想都没想就在他那里下单了。”耿耿说。

  耿耿和小李已经相识数年。2017年的时候,她想要买一个产自日本的小众美妆产品,当时搜索了各大购物网站都没有找到,于是通过好友推荐认识了家住江苏省苏州市的专职代购小李,从他手里成功买到了该产品。此后,耿耿就认准了小李,并陆续向其购买过口红、香水、背包等各种物品,花费了数万元。

  在2019年年底前,小李会频繁前往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亲自背回来一箱箱境外产品。后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难以出境,小李便和身处境外的“同行”合作,由对方在当地进行采购,然后发回国内,由小李再分别邮寄给相应顾客。

  “代购的商品价格便宜、性价比高,如果不是非常急用的东西,我基本会考虑找代购。此外,小李还会帮我出谋划策,告诉我什么产品适合我。”耿耿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耿耿一样信任甚至依赖代购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人的消费体验并不理想。在天津市工作的张女士说,她曾经通过朋友添加过一个代购的社交账号,因咨询某款商品的价格后没有下单,对方质问“不买问什么问”,随后直接将她拉黑了。

  自从2019年遇到一位真假掺卖的“骗子代购”A妹之后,北京市海淀区的小田对代购这一群体都“绝望”了,“分不清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现在宁愿多花点钱,在专柜买个心安”。

  小田告诉记者,A妹是她2019年年初在某个聊天群里认识的,聊天过程中两人相处得比较融洽。A妹经常在“朋友圈”晒日常照片,并发布一些代购信息。基于前期产生的信任,小田只要看到自己需要的护肤品、美妆产品便会下单。

  约半年后,小田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了:A妹的“朋友圈”之前每天都要更新三四条,但那段时间突然不怎么更新了,甚至还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她买的一款粉底液,到手后发现色号不对,而且瓶身上还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

  直到同群好友在群组里称,其通过A妹购买的一款气垫粉底有明显瑕疵,专柜比对之后确定是假货,“她是真假混卖,千万别相信她”。

  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在群里反映,自己也从A妹那里买到过假货,甚至还有不少人已经给她打了钱,而她却失联了。为此,有人重新拉了一个群聊,统计大家被骗的金额,以便后续维权。

  一时之间,小田对此难以接受,把之前代购的东西全部闲置。“想起这件事就头疼,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代购了。”小田说。

  以代购名义卖假货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采访中,一位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兼职代购秦朗(化名)告诉记者,他们圈内也不时会曝出有卖假货的代购。

  “时不时会听到某个大代购携款‘跑路’了,还有不少人爆料自己的上家给顾客代发过假货。”秦朗说,一些名义上的代购,他们不直接掌握货源,只在“朋友圈”或者群内发广告,顾客下单后由上家负责发货和售后。这部分代购无法对货源及品质进行把控,如果上家发假货,无疑将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