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关停、公交线路停运,城市中尚且有地铁、网约车等作为替代,但在县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村民的出行需求又该如何满足?近年来,云南省道路运输部门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出行便民服务的新模式,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并积极探索发挥铁路公路的优势,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慢火车成了开往幸福生活的“振兴车” 在云南山区农村,有4趟公益性慢火车穿梭于大山间的小镇村寨,逢站必停、票价低廉是沿线村民重要的出行交通方式。
每年7~9月,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7月27日上午8点45分,列车准时到达位于云南嵩明县的小新街站,50岁的村民陈兴菊背着一整篓野生菌,单肩挎包上拴着收款二维码快速登上了昆明至红果5652/1次慢火车,前往距离最近的大型蔬菜交易地曲靖。
到曲靖后,陈兴菊健步如飞,赶往步行距离不到10分钟的农贸市场。新鲜的野生菌走俏,不到下午1点,菌子售罄的陈兴菊便踏上了返程之路。“今天的野生菌卖了900多元。”陈兴菊说,通过这趟列车跑营生,一年能赚3万元左右贴补家用。“如今村里通了公路,蔬菜销路多了,但我们还是坐慢火车,价格只是公路的四分之一。”
昆明客运段列车长杨兆祥负责值乘昆明至元谋西的7466/7465次慢火车。在一次巡视车厢的过程中,他偶然帮村民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这让杨兆祥养成了日常收集务工信息的习惯。农忙时,种植户会请他帮忙招工。农闲时,沿线的村民都想坐火车看看他的小白板上有什么招工信息。带着沿线乘车村民的期望,杨兆祥主动与地方乡村振兴局取得联系,通过联动更全面地掌握了招工信息,帮助更多的村民打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