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齐文远教授主持本次论坛主题报告议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教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群星,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张正军,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原院长王文生,武汉市司法局副局长张金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敬波教授,国际检察官联合会(IAP)参议院副主席、终身参议员江乐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徐汉明教授,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高级专家斯拉沃米尔·雷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讲师皮婧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徐伟功教授共1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在线上线下作主题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教授在线上所作的主题报告题为《营商环境优化中法治建设的地位和方向》。他认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给市场主体以信任和信心。市场主体的信心源于对营商环境的可把握性、可依赖性和可预期性,而保障和促进统一开放、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基本方向。具体需要在如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法治要立足于推进全方位开放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畅通流转。第二,法治要立足于保障各类经济主体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让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第三,法治要立足于全面建立优良的信用体系,依法促进政府带头守信践诺,因政府行为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要依法赔偿,严厉惩处违约毁约的行为。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群星作题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努力增强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的报告。他认为,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人民法院应该准确把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全面提升各项工作,努力增强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让审判执行工作成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准确把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以实现司法工作全面提升为抓手,努力增强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以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为载体,努力将司法活动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人民法院如何增强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
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张正军作题为《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报告。他说,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北省司法行政部门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优势,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健全营商环境制度保障,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活动、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为市场主题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示范创建活动、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宣传等举措一项项认真解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动办事由“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
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原院长王文生在线上作题为《关于完善企业刑事合规立法、司法的思考》的报告。针对完善企业刑事合规的立法,他建议应在立法上要走出对企业刑事合规无法可依的误区;在企业形式合规的启动主题上,走出只有检察机关才能成为启动主体的误区;在企业刑事合规适用主体上走出一刀切的误区,牢固树立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的理念。针对完善企业刑事合规司法,他建议应走出只有不起诉才能适用企业刑事合规的误区,牢固树立企业刑事合规对于所有刑种都可以适用的理念;在企业刑事合规的实施上,走出检察机关积极主动、民营企业被动消极的误区。法律职业共同体都要做企业刑事合规的启蒙者、宣传者、引导者,让民营企业了解刑事合规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武汉市司法局副局长张金福在作题为《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名片”》的报告中说,近年来,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有力促进了武汉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市GDP增幅从年初跌出全国城市前20到年底重回全国城市排名前10,2021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交出了“全年精彩”的武汉答卷。他认为下一步要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充分学习和运用这次论坛成果,持续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将武汉打造成吸引项目落地、滋养创新创业的丰厚热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敬波教授在线上作题为《统一市场监管的法治道路》的报告。她认为,当前的营商环境存在市场监管权边界不清、无法适应统一大市场的方向,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之间的缝隙需要弥合、市场监管领域仍然存在空白等矛盾,需要制定统一市场监管基本法、统一市场监管原则体系来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国际检察官联合会(IAP)参议院副主席、终身参议员江乐士在线上作题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法治社会》的报告。他说,对于所有的企业而言,取得商业成功都需要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需要存在有效的法律体系、并且有利于企业实现盈利。为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法院需要经验丰富、懂得商业运作并能够做出有理有据的裁决的法官负责处理和解决争端,与企业行为、用工程序和工作条件有关的规则必须合理,否则会影响标准。总而言之,有效的实施法律措施有助于改善营商环境、强化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