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坚守基层十二载 仁心仁术护安康——记乐平市众埠镇中心卫生院朱作林主任

来源:中国舆情法治网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8-28 14:23:19 | 4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8-28 14:23:19 来源:中国舆情法治网

在乐平市众埠镇中心卫生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扎根基层十二载,在血透科与胃镜室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他视患者如亲人,用专业与温情践行着"医者父母心"的誓言。他,就是该院血透科及胃镜室主任朱作林。

2013年入职众埠镇中心卫生院以来,朱作林已在基层医疗一线奋战12年。十二年间,他始终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工作,以任劳任怨的精神坚守岗位,更以刻苦钻研的劲头提升业务能力,不仅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也收获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在临床工作中,"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是朱作林不变的准则。他常说,面对患者,不分家境贫富、不论社会地位,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每接诊一位病人,他都坚持认真检查、详细解说病情;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他总能不厌其烦地耐心沟通,直到对方放下疑虑。即便工作再繁忙,他也坚持每天下班前逐一查看病人,精准掌握病情变化,因此不能按时下班、紧急参与抢救,对他而言早已是常态。

20227月的一个中午,本不值班的朱作林刚回到家中吃过午饭,准备稍作休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值班医生的声音带着焦急:"朱主任,刚收治一名低血压休克患者,情况紧急!"来不及多想,朱作林立刻在电话中指导值班团队先行建立液路、开展补液等对症处理,随后火速驱车赶回医院。

抵达医院时,病房内早已一片忙碌,值班医护正全力施救。朱作林迅速加入抢救,查体时发现患者皮肤有荨麻疹症状。经详细询问家属病史,家属才忆起患者入院前曾被蜂蜇伤,当时未重视也未处理。结合低血压休克症状,他当即判断为过敏性休克。经过整整两个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正是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让一条生命得以挽回。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特鲁多医生的这句名言,被朱作林奉为圭臬。作为基层医生,他深刻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帮助""安慰"有时比"治愈"更显珍贵。"医学始终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学科,即便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仍有许多未知领域。唯有兼顾病患的生活与精神需求,才能真正支撑起他们的健康。"他这样理解医者的责任。

曾有一位38岁的女患者,因下颌肿痛3天入院,其家族有恶性肿瘤病史。经询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朱作林诊断为颌下淋巴结炎,并无其他病症。但他发现,患者因过度担忧自己患上恶性肿瘤,精神压力极大,饮食、睡眠均受严重影响。

为此,朱作林特意延长了对她的查房时间,一次次耐心与她交谈:"我虽是医生,也会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你不是得了不治之症,也不是精神出了问题,只是一时的焦虑,慢慢调节就好。"尽管日常工作繁忙,他仍挤出本应用于吃饭、休息或下班回家的时间,坚持与患者沟通。渐渐地,患者的情绪逐渐平复,开始主动配合治疗,饮食和睡眠好转,病情也迅速得到控制。

这样的故事,在朱作林的从医经历中还有很多。"作为医生,必须时时刻刻心系患者安危。"他常说,"仁心仁术从不是一句空话,它藏在每一次认真的检查里,躲在每一次耐心的解释中,更体现在每一个为患者着想的瞬间。"

十二载坚守,朱作林用行动诠释着基层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仁心为灯,以医术为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成为众埠镇群众心中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