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无人机正在执行任务。 |
![]() |
山西太原邮件处理中心,中邮科技双边翻盘分拣机正在作业。 |
中国快递有多强?1秒钟,平均产生5400多件快递;1天,最高日处理快件量达到7.29亿件;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频次走高、处理能力增强、业务规模领先,快递业持续高效运行,离不开物流装备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物流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又将如何助力中国快递再上新台阶?记者进行了采访。
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加快应用,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山西太原小店区,中国邮政太原邮件处理中心高速运转,一幕幕智慧场景正在上演:
进口端,数十个智慧屏实时显示位置,引导车辆前往对应的卸车口;货物卸车后,海量包裹经过单件分离系统“整队”后,交错、堆叠的快件瞬间变得整齐有序;紧接着,在分拣带上完成扫描称重后,智能检测器全程跟踪包裹路径,让每个包裹精准入袋……在视觉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下,平均每秒钟有30多件包裹被快速分拣处理。
这台设备的运转情况被实时传输到千里之外的中邮科技广州南沙智造基地。在那里,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全国上千台分拣设备的运转。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发出预警,远程指导现场人员维修,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这台智能分拣设备由我们自主研制,分拣速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在全国多个快递转运中心投用。”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副总经理范生淼说,经过前期高速发展,行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阶段,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物流装备更加“聪明可靠”,更好应对复杂多样的作业场景。
以分拣机为例,搭载智能化技术,工作模式由过去的单机运作转向多设备集成化发展。中邮科技自主研发设计的小件全自动无人化处理系统,集合单件分离、视觉检测、自动集包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小件包裹全流程智能处理,即使在包裹高峰期也能“应对自如”。
一组数据为证:新技术、新设备的加入,让转运中心分拣效率达到每小时8万袋件,生产效率提升90%,分拣准确率超过99.99%,实现了低人力投入、高生产收益。
智能技术在分拣环节“大显身手”的同时,无人设备也加速让快递配送“面目一新”:
上底盘、安车架、四轮定位……走进位于安徽南陵县的行深智能无人车制造车间,只见岛式生产平台沿既定轨迹移动,一道道工序快速流转,一台台无人配送车接连下线。
“我们研发制造的智能无人车,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智能调度,为快递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桐说,这几年,无人配送车加快应用落地,企业产能在5年内增加了4倍,今年预计将生产上千台。
“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快递装备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邮快件处理中心达1300个,其中自动化率超过90%,行业累计应用无人车超千辆、无人机配送快件300多万件,有效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需求牵引强劲,上下游紧密协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从自动化、智能化到无人化,短短几年间,国内快递物流装备何以持续向“智”攀升?
看需求侧,快递业务量的强劲增势,牵引物流装备加速更新迭代。
“电子商务和即时配送蓬勃发展,带动我国快递业持续壮大,对人力成本、寄递效率等提出新课题。”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分析,在此背景下,追求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成为快递企业的核心诉求,推动物流装备行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
长期专注无人车领域的余桐对此感受深切。“末端配送需求激增叠加时效要求与日俱增,不少快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无人设备。”余桐告诉记者,经过几年攻关,无人配送车的AI芯片、智驾大脑、终端传感器等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助力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更强。如今,单台成本已从5年前的40万元左右降至约10万元。
广阔的应用场景也成为新技术优化成熟的“练兵场”。
转弯、会车、超车,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超30台菜鸟无人配送车自如穿梭于车流中,每天往返快递城市配送中心和末端快递驿站200多次。配送中心负责人介绍,“每台无人车能装载约500个包裹,一键发运后,全程无需人工介入。”
菜鸟不断积累数据资源、优化算法,历经多年努力,于2024年将无人车技术拓展至公开道路和城市配送场景,公开发售的L4级无人车实现了网点到末端驿站的规模化包裹运送。
“由于业务需求稳定增长、运营模式相对可控,自动驾驶已率先在物流领域实现商业化,并投入大规模使用。”菜鸟集团首席技术官李强认为,未来3到5年,物流行业或将部署应用超过20万台的无人配送车。
从供给侧看,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紧密协同,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圳宝安,步入丰翼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偌大的起降场上,方舟40、方舟80、丰舟90等多款无人机整齐排列,只待运控平台发出指令,便会起飞,开启空中寄递。诸多机型中,拥有8只旋翼的方舟40格外打眼。虽然体型小巧,却“身强力壮”、防水抗风,能携带10公斤货物飞行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