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以严格公正司法保障民生福祉

来源:人民网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3-10 10:54:39 | 19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3-10 10:54:39 来源:人民网

倾力兑现老百姓胜诉权益

“申请执行案件同比下降6.3%”“执行到位金额2.3万亿元”“纳入失信名单245.7万人次”……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多组执行数据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近年来,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做深做实指定、提级执行,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执行效率,用“真金白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过去一年,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有显著的变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被贯彻得更深入,机械执行明显少了,进步非常明显。”3月8日,听完最高法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子铱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平阳县基层委员会副主委陈爱珠同样感受到了法院执行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巨大变化——在涉民生案件办理中更好地平衡强制力与包容度、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希望人民法院继续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进一步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加大打击拒执犯罪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持之以恒推进规范公开透明执行,以‘如我在执’的意识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案件。”陈爱珠提出了新的期待。

2024年年初,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要求,通过指定、提级执行,将难以执行的案件交由其他法院执行,发挥“鲶鱼效应”作用,减少权力、关系、人情干扰,促进执行监督制度落到实处。

对于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提级、指令执行工作,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冉慧作出这样的评价:“一年来,人民法院综合运用指定、提级执行以及协同执行、督促执行、集中执行等手段,纵深推进执行工作,有效减少权力、关系、人情等不当干扰,有力推动了‘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进一步实现。”

“作为一名律师,我对法院执行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认为,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每一名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最终期盼,人民法院在过去一年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狠抓司法质量,强化执行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障。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