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4-12-11 14:28:37 | 1601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带动乡村作用,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邃。

  深入实践,持续破题。

  进一步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促进各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推动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风险挑战,面对风险积聚,防范化解任务更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紧迫性更强。

  近期,融创上海董家渡项目二期4栋高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进行外立面施工。这个曾陷入困境的项目,在政府支持下顺利重整盘活,近900套住房得以复工建造。

  截至11月13日,全国保交房已交付285万套,保交房攻坚战持续推进,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为稳市场、去库存、防风险提供更有力支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护佑民生的基础。

  今年,多地经历夏季“龙舟水”“暴力梅”,黄淮海出现干旱、旱涝急转,东北遭遇极端暴雨,秋季超强台风频繁来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共同打赢防灾抗灾攻坚战。

  2024年10月13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稻香村,村民驾驶农机进行卸粮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粮安天下,丰收来之不易。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迈上新台阶。

  推出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债措施,腾出更多资源巩固基层“三保”;筑牢金融“防火墙”,守好百姓“钱袋子”;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端牢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织密筑牢安全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

  7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改革开放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环境之复杂前所未有,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这一坚定的抉择,来自科学的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障碍,需要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决定》13个部分的分论中,涉及经济领域的就有6个部分,足见其分量之重。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会议提出明确要求。

  围绕《决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提出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中央层面事关经济发展的改革文件陆续出台,各方面加快推出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

  随着改革政策落地,经营主体的预期在改善,全社会的信心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在集聚。

  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彼此激荡。

  “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习近平总书记一语破的。

  2024年6月27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轨道吊运抵秘鲁钱凯港。新华社发(上海振华重工供图)

  “报告主席,报告总统,钱凯港建设已经完工,具备开港条件,请指示。”

  “开港!”

  当地时间11月14日,秘鲁总统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秘鲁钱凯港开港仪式,并下达指令。

  2024年11月15日,第10万列中欧班列——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准备发车。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北京时间11月15日,重庆,团结村中心站,满载电子信息产品、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机械工业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第10万列中欧班列,驶向德国杜伊斯堡。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少数国家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持续抬头。

  越是遭遇逆流,越要积极拥抱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抉择路口,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