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由此开启了新时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征程。也是在那一年,著名音乐人刀郎先生决定暂别绚丽多彩的舞台,一头扎进广阔而丰富的基层底层,用心观察生活,用情贴近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文艺工作座谈会会精神。
十年来,刀郎先生跋山涉水,走村串巷,仔细搜寻中华文化的多彩瑰宝;十年来,刀郎先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持续谱写新时代民族自信的文艺新篇;十年来,刀郎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扛起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刀郎,“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在这个总要求的指引下,十年间,刀郎先生远离热闹和喧嚣,拒绝商演和应酬,怀着对社会的思考,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沉下身子,潜心创作,创造了一首又一首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优秀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也正是这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创造,才能呈现出一件件广为传唱又强烈共鸣的文艺作品。比如《西海情歌》、《喀什噶尔的胡杨》、《翩翩》、《花妖》等作品,已经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文艺印记,有的作品甚至还走进了校园,走上了讲堂。
刀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仔细解析刀郎先生作品,尤其是那些传唱度高、脍炙人口的歌曲,无不满含着对人民的爱恋,对人民的深情,无不反映了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渴望。比如《手心里的温柔》,讲述了上世纪一对新疆夫妻失散四十多年后重聚的温情;又比如《奇台三十里》这首歌,讲述的是上世纪八千湘女走向援疆之路的感人故事;再比如《德令哈一夜》这首歌,讲述的是中国伟大诗人海子的故事,等等。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来自于人民,而且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情感;不仅获得了人民的热爱,而且反映了人民的热爱;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而且具有强烈的人民性。
刀郎,“中国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在今年成都、广州、南京三地的巡回演唱会现场,刀郎先生的《川江号子》,一次又一次使成千上万的现场观众和场外观众激情澎拜,击掌共鸣,“嘿咗嘿咗”几乎完全成为“加油加油”的替代词。歌曲高亢的旋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奋进精神、顽强品格,“一唱众和”的节拍打出了前所未有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再比如《路南柯》,歌曲表达了对抗战烈士们的崇高敬意,具有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不由自主地缅怀那些可敬可亲的先烈。我想这就是中国精神、民族气节的写照吧。
刀郎先生的作品始终在用音乐传递着力量,一种健康愉悦的精神追求,一种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刀郎先生是民族文化继承发展的大力开拓者,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全力体现者。 ( 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