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等:数字时代融媒体平台公益实践新格局

来源: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4-03-20 10:35:10 | 376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03-20 10:35 来源: 新闻战线

  如今的公益实践动态网络中存在大量个体或组织,他们未经专业的媒介素养训练,对于真假公益信息的辨别存在偏差,部分假信息被传播扩散,真实的公益信息被淹没。

  针对虚假信息及情感欺诈问题,媒体行业以层层递进的把关系统逐个击破,公益实践亦应如此。作为动态工作网络中的中心主体,融媒体平台应继续承担好“把关人”角色。首先,融媒体平台自身应发布优质有效的公益内容乃至进行具体的公益行动,发挥示范效应。其次,要积极与技术部门合作,利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信息的验证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虚假信息和谣言;要善于利用数据进行决策和优化,通过数据实验建立起一整套公益信息筛选标准,包括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等。可采取“机器初审+人工复审”机制帮助快速识别和过滤符合要求的信息,提高筛选效率和准确性,有力避免虚假公益信息和情感欺诈。最后,作为经过专业培养的传播主体,融媒体平台应提供相应的媒介素养培养方法,帮助普通用户甄别真假公益信息,减少对假信息的传播。

  把握内容,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以几何指数增长的海量信息与有限的用户注意力资源构成矛盾,导致只有部分内容可以被看见。在这部分内容中,碎片化、感性、趣味性等内容占比较大,这也是注意力经济时代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能获取成功,而长视频平台正逐渐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3年暑期,以因历史原因被英国掠夺的中国文物为背景展开的《逃离大英博物馆》公益短视频一经发布,就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获得超千万点赞和观看量。在短短的5分钟时间里,视频以单个文物的拟人化微小视角,向大众宣传保护文物、勿忘历史等理念。此外,频频“出圈”的宣传性别平等的公益广告《醒狮少女》、聚焦生活细枝末节的公益视频《散文诗》等,都表明在如今看似用户触达面扩大(矩阵式传播,覆盖面广)、实际触达点减少(个性化传播,内容被过滤)的信息时代,融媒体平台做好公益内容需从宏大宣传视角转向微小关怀视角,把握好内容的情感平衡。

  从微小关怀的视角入手意味着要减少“高高在上”的宣传,用更加平和且温情的方式记录。新京报深度报道平台“剥洋葱people”以深度报道方式关注因科技发展被人遗忘的“重庆棒棒”。保持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意味着公益内容创作应在保证信息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真实细节描述,让内容表述在符合道德标准和人文关怀的同时调动起公众情绪,激励他们参与公益行动。

  创新形式,增强互动与参与。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公益作用主要体现在相关新闻、活动等信息的传递,直接带头发起的公益活动较少且形式单一,受众在其中也仅是信息接收者及活动参与者,这决定了公益实践效果的局限性。数字时代,融媒体平台能采用更多元的形式开展公益,且增加了用户互动。创新的形式与适量的互动,带来更多的用户触达,提升公益传播效果。

  融媒体平台的公益形式创新主要从传播与行动两方面入手。在公益信息传播上,媒体需利用H5、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打造具有互动性、传播力的公益新闻作品,在作品设计初始阶段即贯穿社交思维,方便用户转发、分享、评论,并把用户作为传播节点,持续扩大影响力。例如,引发网络接力互动的公安禁毒rap(说唱),以“官方背书+热门音乐+公益内容+剧情画面”为逻辑链条,在用户互动中实现公益传播。在公益活动开展层面,融媒体平台不能仅作为呼吁者,更应作为承办者、组织者去行动。通过自主或与其他平台合作的方式,推广公益项目,实现全民参与。如新华社“‘全民拍’公益服务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融媒体寻人平台”公益项目,采取“随手公益”的创新逻辑,将公益行为落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极大调动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重点项目“首都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与协同治理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2XCA002)。

  (作者郭全中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张锦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