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资质模糊、避责多维权难……宠物托运那叫一个乱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4-08 17:45:10 | 86 次浏览 | 分享到:

  某电商平台一家宠物托运店,最近一个月月销量达到“1000+”,累计评论近900条。然而,在该店面的详情介绍页面最下方,一则“特别声明”内容如下:“活体运输,机场/车站等公交系统要求签订意外自负协议才可以办理托运,我们代办只是代签协议,不承担连带责任。所以托运过程中,宠物意外伤亡,我们不承担责任,和医生做手术前需患者签署风险责任书一个道理”。在该声明下方,还加了一句特别提示——“下单前请仔细阅读,下单即视为认同上述声明”。

  记者发现,类似“霸道”条款,在商家中并不少见。除了以上声明,有商家在介绍中还直接表示“宠物托运只保证安全,活体运输死亡后果自负。”

  不过,在这些“霸道”条款之外,也有公司和商家表示如果宠物发生意外,用户可以索赔,只是赔偿金额不一。某宠物托运机构规定,如果属于运输环节直接导致的宠物意外死亡,将按照保险赔付;没有购买保险的用户,将按照运费退回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你主要担心什么意外呢?丢失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出现过。一旦宠物落地接走了,就与本公司无关了。”一家托运公司的员工表示,宠物在空运途中出现意外的几率比较小。如果真发生了咬伤、死亡等意外,也可以赔偿,但最多不超过3000元。“我们公司,所有托运出去的猫都有强制保险,赔偿上限金额不超过3000元。你的猫不值钱,最高可能获赔3000元;即使你的猫值3万元,最多也只给你赔3000元。”

  说法

  监管滞后正逐渐显露

  “宠物托运与一般货物托运相比,最大的特殊性和风险就在于安全。”上海交通委邮政快递专委会副主任、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说。过去,针对宠物采用的托运方法多是宠物+货物+人的“混搭模式”,极易加大对多方的安全隐患风险。“这几年,由于盲盒的发展和宠物市场的兴起,在宠物托运上,监管规则和制度的滞后性,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赵小敏说,企业一定要拿到检疫部门的授权且各项资质健全,才能开展宠物托运业务。“承运人要遵守我国的各项法律规定,发货方不要贪图价格便宜,走某些非法运输渠道。”他说,此前发生过运输特殊动物导致人死亡的案例,因此监管一定要前置,不能等问题发生了才去弥补。

  四川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负责人乔伟则认为,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合规开展宠物托运的公司和机构,但乱象也不少。

  “温度非常重要,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很多动物中暑死亡的案例。建议优先采用空运,不建议长途陆运。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靠谱的公司。”乔伟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出台专门规范意见,“比如宠物托运都要用到哪些东西、托运过程中如何保证饮水食物等。现在只是检疫环节有规范,动物福利方面比较缺乏规范。”本报记者 李松林

[ 责任编辑:中国舆情法治网 ]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