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残留着血迹的羚羊角,仿佛永远记录着羚羊的哀号;一张张柔软的麝鼠皮,似乎看到麝鼠被猎杀时绝望的挣扎。
野生动物走私在国际上被称为“滴血交易”。近年来,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持续开展严厉打击走私野生动物专项行动,一起妄图利用新疆口岸国际通道走私野生动物的案件,没能逃过口岸边检执勤官兵的火眼金睛,不法分子纷纷栽倒在祖国的西部国门。
吐尔尕特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境内的吐鲁嘎特山口,海拔3795米,是我国连接中亚地区的咽喉要地,也是中国向吉尔吉斯斯坦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吐尔尕特边检站查获羚羊角、麝鼠皮等珍稀野生动物走私案2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4.2亿元人民币。今年6月3日,因在打击珍稀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工作中成绩突出,吐尔尕特边检站被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表彰为2016“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卫士行动”卫士奖,这也是新疆公安边防部队乃至全国公安边防系统首次荣膺该奖项。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赶赴吐尔尕特边检站,独家采访了解该站官兵在查缉珍稀野生动物走私案中,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国门前无声较量
初冬的吐尔尕特口岸,寒风凛冽。
2015年10月30日,在海拔3700多米的吐尔尕特边检站国门前哨班,边检官兵正顶风冒雪,一丝不苟地查缉着一辆辆从吉尔吉斯斯坦入境的货车。
十月天飘大雪,这在吐尔尕特口岸前哨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今天繁忙的景象中透着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前一天晚上,吐尔尕特边检站通过情报获知,将有一批走私物品从口岸偷运入境,走私物品的具体种类、数量不详,但涉嫌车辆极有可能为吉方车辆。
30日17时许,一辆吉尔吉斯车辆载运一车牛皮入境,前哨班执勤官兵按照前期确定的检查范围,将该车作为重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检查。
一个小时过去了,车箱内拉运的牛皮官兵们经钢钎捅、铁钩探、手电照等方法进行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难道情报有误?还是这辆车根本就不是可疑车辆?”
就在执勤官兵有些泄气时,带班领导联想到2014年“1·15”走私案件中,不法分子通过将麝鼠皮藏匿于拉运的牛皮底部,企图蒙混过关。
这次会不会故伎重演?
执勤官兵再次对该车车箱进行重新检查。由于仪器、工具无法发现问题,执勤官兵忍着牛皮的恶臭,将湿滑、血腥的牛皮一张一张掀开,仔细查验。
两个小时后,在检查接近车箱底部时,执勤官兵发现了两箱蜂蜜、一袋肉制品。
蜂蜜和肉制品均为食品,放在奇臭无比的牛皮底下显然不合常理。“这辆车肯定有问题。”执勤官兵兴奋起来,立即加快检查速度,一鼓作气将27吨牛皮一查到底。
当检查至车箱底部时,执勤官兵发现了二十余个纸箱,开箱检查,纸箱内装满了羚羊角。
经清点,当场查获羚羊角21箱,5300根。同时,还查获牛鞭283袋,25470根。经相关部门核算,涉案价值约1.6亿元人民币。
同样触目惊心的案例还发生在2013年2月6日。
当时正值春节来临之即,吐尔尕特口岸显得异常寂静。
当天下午4时许,执勤战士李辉穿着厚实的棉大衣,带着强光手电筒和钢钎,开始像往常一样对一辆入境货车进行检查。他猫下腰用手电筒照射着车辆底盘,不时又用钢钎敲击着油箱,通过声响判断有无藏匿可疑物。
李辉钻出货车底盘,驾驶员阿某连忙向他递烟,又是跺脚又是搓手,声称自己开的是空车,请他行个方便,好早点回家过年。
“难道这辆车有什么猫腻?”职业的敏感让李辉察觉到了阿某的异常。
李辉示意其打开车厢后门,做进一步检查。阿某一边强调没有装货,一边极不情愿地打开车后门。
李辉举起手电筒照射着黑暗的车厢,里面空荡荡的未发现任何异常。
就在阿某着急地准备合上车门时,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扑面而来。
“停!里面怎么会有腐臭味?”李辉唤来战友臧军建当即制止阿某关车门。面对执勤战士的盘问阿某语无伦次,形迹十分可疑。
随后,官兵们采用切割技术对车体暗箱进行破坏性检查。半小时后,官兵们在车体暗箱中发现了排列整齐的羚羊角。
后经技术人员鉴定,查获的羚羊角属中亚高鼻羚羊,共计3615根,案值约1.08亿元人民币。
犯罪手段多样化
据吐尔尕特边检站站长马东介绍,每年进入秋、冬两季,从该口岸实施野生动物制品走私活动的风险就会急剧加大,这也给边检官兵的查缉工作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麝鼠成为制衣的高等毛皮原料,在国际裘皮市场上很有声誉,有“软黄金”之称。于是,麝鼠皮也成为不法分子的走私目标。
2012年3月7日,该站执勤官兵在对一辆中国籍入境货车进行检查时,发现车厢内空荡荡的,只放了几把扫帚和杂物。
执勤官兵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虽没有发现什么猫腻,但车箱内一股轻微的异味引起了官兵的怀疑。
“难道不可告人的秘密引藏在更深处?”执勤官兵又增派警力加强查验。因于光线较暗,执勤官兵通过手电照射,在车辆上仔细搜寻着每一个疑点。
“班长,快,快看,这儿是不是有点异常。”在仔细比对后,执勤官兵发现在车厢凹部后侧有新焊接的痕迹,再通过内外测量法,确认车肚子后部存在1.5米的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