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筹,遏制内耗 招商引资乱象的背后,是部分地方产业同质化、考核体系不协调等一系列深层次、系统性问题的集中体现。受访干部建议,多措并举规范地方“招商内卷”行为。 划底线、设上限,严格限制“超常规优惠”。当前促进招商的政策多,限制性政策相对缺乏,须加强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化研究,可参照项目投资额度,设定各项招引政策支持的“综合最高比例”,防止“超常规优惠”。同时,强化督查,严格限制地方“抽屉协议”“隐形补贴”。 区分存量搬迁与增量投资,减少无效投入。在优化考核导向的基础上,鼓励省市层面强化专业团队和专家队伍建设,重视对企业的尽职调查和技术论证,既避免因政绩冲动造成盲目招引、无效投入,又适度区分存量企业和增量投资,在正常的产业转移之外,尽可能消除企业“换个地方拿补贴”的空间。 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让良好营商环境成为招商主引擎。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资源要素才能更高效率地流动,区域内的产业建设方能协同规划,避免过度同质化。此外,要鼓励各地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优质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