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京东等平台与骑手签署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美团在北京地区举办数十场算法恳谈会,邀请骑手、商家、用户、专家学者等共同参加;货拉拉、滴滴送货等4家主要网络货运信息交易撮合平台联合签署并公开发布《网络货运信息交易撮合平台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自律公约》……
“现在平台也渐渐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新就业群体权益,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才能推动平台进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美团相关负责人说。
怎样打造更加快捷高效的暖“新”服务网?
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的共建力量
“快递员进出小区方便吗?”京东快递员刘久对此很有发言权。从2019年成为快递小哥后,他一直在一线工作。
“不同小区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允许人车共进,有的要求人进车不进。”刘久介绍,但是从整体来说,我们的工作环境都越来越好了。
以刘久负责配送的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金域国际小区为例,小区里老人小孩较多,按照物业管理公约,小区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此前,这样的‘卡壳’会困住快递员,没法实现高效作业。特别是遇到货品多、大件物品沉的情况,没有车辆运输会很困难。”刘久说。
转变来自社区组织的一场协商议事会。社区了解到一线快递员的诉求后,组织物业、居民代表、快递员代表通过协商,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刘久作为快递员代表在会上提了建议。
“如今,小区为快递小哥准备了手推车和三轮车等助力工具,物业承诺尽可能为快递服务提供便利。”刘久说,通过协商,快递小哥配送货品更加“丝滑”了,也让住户有了更好体验。
这样的友好感受,还有很多。“比如,回龙观的很多社区居委会设有暖心驿站,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累了随时能找到一个歇脚、喝水的地方。”刘久介绍,金域国际社区暖心驿站的改造还听取了大家的建议,由原来的固定时间段开放改为24小时开放,增设了理发点、简易折叠床等。
如今,各地各部门推出更多暖心举措,有效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工作、休息等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暖“新”服务网。
在浙江淳安县,当地社会工作部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通过有效链接政府和社会资源,依托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站点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关爱活动。”淳安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反映的就餐问题,积极打造“友好餐饮商家”,提供折扣优惠商品,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日常难题。
当下,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从友好型社区的受益者、见证者,成为城市的共建力量。“社区能为快递小哥做些什么?快递小哥又能为基层治理做些什么?”刘久和几名同事成了回龙观街道流动网格员,积极为基层治理提建议、做服务。“这是一种双向奔赴,也是双赢。”刘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