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丨办好“头等大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10-09 13:58:01 | 1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10-09 13:58:0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紧盯养老资金发放管理使用,无锡市纪委监委一方面压实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推动限期整改、到期验收。另一方面,督促建立养老补贴资金闭环监管机制,将尊老金、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建设补贴等纳入“阳光惠民”监管系统,实现流程全监管、数据全口径、公众线上查询、网上一键举报,确保资金支出合规、对象精准、管理透明。

  此外,河南省林州市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强化对高龄津贴管理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深化完善“纪检监察+职能部门”数据共享和信息核查比对机制,精准发现养老社保监管不到位、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及背后存在的风腐问题。

  医疗保障从低到高、管理服务从有到优,看病就医省心无忧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多项举措涉及医疗保障。

  福建三明通过“三医联动”改革,实现了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视察时指出:“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悠悠民生,健康至要。福建深入推广“三明经验”这些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持续拧紧监督链条。省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连续4年将医疗领域突出问题纳入整治重点,针对“中梗阻”问题,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摸清问题产生的根源症结,细化工作举措,压茬推进问题整治;省纪委监委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发挥综合监督优势,健全完善与监督部门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同联动等机制,督促监督单位加强联合会商、凝聚工作合力,让群众看病就医更省心省钱;三明市纪检监察机关紧扣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等重点任务,从有利于维护民生福祉角度开展医疗领域“排忧行动”监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免陪照护病房、先诊疗后付费和出院回访等措施落实优化。

  “十四五”以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布局更加均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序拓展,实现了医保覆盖面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管理服务从有到优的转变。纪检监察机关以维护民生福祉、解决民生需求为出发点,紧盯医疗领域重复收费等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执纪执法,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清障护航人民健康。

  前不久,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医保局的退费现场,63岁的汪云琴领到了3538元。今年4月以来,该县医保局先后向4000余名参保群众退费12.9万余元。

  泸州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针对医疗领域重复收费问题开展持续整治。坚持查改治贯通,在案件查办和问题整改上,聚焦医院领导班子、收费科室负责人、医保经办人员、医药供应商“四类重点人员”,药品采购、检查项目计费、医保报销结算“三个重点环节”,以及异地就医费用清算“一个重点领域”,通过监督检查、大数据碰撞,梳理发现重复收费问题线索187件,推动整改检查项目、治疗项目等重复收费问题315个。在整改治理上,加强类案分析,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完善34项制度机制,明确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健全监督系统。

  为了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陕西省医保局在省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整治、省医保基金飞行检查,通过线索双向移送和联合惩戒机制,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等部门移送线索502条;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工作,强化药品追溯码监管,目前已实现追溯码系统12个统筹区全覆盖,接入定点医药机构3.8万余家,接入率超过98%;将药品追溯码异常线索作为抓手开展打击治理专项行动,利用大数据筛查追溯码跨省重复结算疑点7000余条,发现违规问题700余条,解除和暂停协议196家。

  回顾“十四五”,一项项政策、举措落地,进一步织密14亿人民的幸福保障网。展望新征程,幸福民生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民生之需,回应民生之盼,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