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指出,一些车主的这种侥幸心理,正是此类“灰色产品”得以热销的根本原因。
面对用户规避行为和灰色产业链的挑战,一些车企正通过“硬件加密+算法识别”持续加固防线。例如,新一代方向盘扭矩传感器加装加密芯片,可识别“人体手部握持的自然扭矩变化”,对配重环等固定装置产生的“均匀扭矩信号”直接判定为无效,触发系统警报;同时,车辆的中控系统会定期扫描方向盘周边的电磁信号,若检测到电容感应绒布等导电装置产生的异常电容信号,立即限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尽管技术不断迭代,完全依赖系统仍不现实。受访专家指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人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时仍为车辆操作主体,需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将面临法律追责,所谓“神器”并不能成为免责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