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会诊式检查”精准把脉
“这份安全技术说明书引用标准不对。”前不久,天津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与一名危险化学品领域专家,共同到海光科技生产车间、仓库、储罐区等关键区域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在仓库查看氢氧化钾存放情况时,专家指出安全技术说明书引用标准过期的问题。
天津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一支队支队长刘磊介绍,该企业主要生产药用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等医药用品,一旦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规范,可能发生灼烫、机械伤害等危险事故。
专家当场查阅最新国家标准,详细讲解了更新要点,指导企业负责人如何与供应商对接更新说明书。
“专家现场‘把脉开方’,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整改优化建议。”海光科技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李洪军说,在车间里,专家还指出安全操作规程中缺少工艺机理、报警参数、应急处置等问题,结合行业特性,列出补充要点,还提供丰富的相关行业规范参考资料,帮助企业完善操作规程体系。当天,执法人员和专家破解海光科技一段时间以来的安全管理难题,推动12项安全隐患整改。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执法+专家”这一联动模式,既发挥了执法监管的权威性,又借助专家专业技术力量提供精准帮扶,让企业知晓“要整改”,更明白“为何整改”“如何整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认知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派出117名专家到95家企业进行118次指导服务。
记者手记
减负不减责 执法增实效
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重特大事故波动反弹的压力加大。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刻也不能松懈。隐患排查不能“装样子、走过场”,监管执法不得“宽松软虚、变形走样”,更要杜绝为迎接检查而打造企业“样板房”“经典路线”等情况。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本就是为了规范和引导企业安全发展,必须以强有力的手段推动企业严查彻改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时,规范执法不是不执法,严格执法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过去,部分地区的安全生产检查存在频次过高、程序繁琐、标准不一等问题,企业疲于应付,反而分散了抓实安全生产的精力。如今,对守法者无事不扰、让违法者敬法畏法,“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刚柔并济”,就能全面增强安全生产执法的精准性、科学性、有效性。
责任不能减、标准不能降、底线不能破,期待各地各部门在形式上做减法,在效能上做加法,在严格执法与精准服务间找到平衡、实现统一,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