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你的“差评权”被谁操控了

来源:光明网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3-17 15:16:31 | 10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3-17 15:16:31 来源:光明网

  因此,“美化”差评区就成为一些商家重要的营销手段。“比如治疗、治愈等词语属于敏感词,商家在详情页无法提及,于是就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转战评论区大施拳脚。”王雪莲说。

  王洪鹏介绍,商家通过后台技术手段将真实差评折叠隐藏,同时批量上传伪造好评,将差评淹没,这种现象已形成固定套路。“文本评论与数字评分之间没有进行技术关联,这一算法漏洞催生投机行为,让商家突破平台禁忌宣传产品有了可发挥空间”。

  王娟等人表示,即便部分消费者因“流量商品”的质量问题争取到了退货退款甚至仅退款服务,但一些低售价、高客单、高利润的“流量商品”会选择放弃利润只“跑量”。“消费者看起来没有损失,但其实对商家来说最值钱的是客户信息,这可以让他们下一次的推流更加精准,流量抵抗力较低的中老年群体,就容易成为‘靶子’。”

  “此外,低违法成本难以对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慑。”盛玉华说,目前根据相关法律,对虚假宣传的最高罚款为200万元,相较直播间虚假评价带来的收益,违法成本不过是九牛一毛。

  受访专家建议,未来应持续健全相关法律规制,加大对网络水军刷单控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平台可探索通过引入第三方平台或二次评价体系优化电商购物评价机制,进一步把好商家准入门槛。此外,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网购时注重查看商品的合法合规资质,对满屏好评的“流量商品”提高警惕。

  “唯有保障评价体系的真实性,才能形成健康网购市场生态。”盛玉华说。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