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这些“司法品牌”背后的秘籍,正如同安区人民法院院长陈穆峰在同安司法拥军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我院将用心用情用法解决涉及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权益的纠纷案件,让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真正成为部队和官兵的坚强司法保护屏障。”
维权经验 开花结果
自1991年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厦门连续九次荣膺此项重大国家级荣誉。同安区作为厦门市驻地部队数量和涉军优抚对象较多的行政区,连续五届被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历经时代变迁,双拥光荣传统在同安区根深叶茂,始终焕发着盎然生机。
为规范涉军案件的立、审、执工作,早在2007年初,同安区人民法院就设立“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协调指导小组”和涉军案件合议庭,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妥善审理涉及军人军属及部队案件,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和部队的合法权益。
着眼提升工作质效,同安法院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探索创新,不断推动涉军维权工作开创新局面。2022年7月,同安区人民法院会同厦门市中院、福州军事法院、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驻地部队成立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为驻地部队和广大官兵送上一份特殊礼物——用司法服务,守护最可爱的人。
作为厦门首个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该中心下设涉军维权合议庭、涉军维权执行团队和军嫂法官调解室,打造诉内维权、诉外服务、双拥共建的司法拥军新模式。其中,涉军维权合议庭负责审理同安法院受理的涉军维权案件,并作为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办公室,指导该院涉军维权各项司法服务工作;涉军维权执行团队,挂靠在同安法院执行局简执团队,负责军人军属及相关案件的执行。
“要让我们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军队官兵驻扎的每一个海岛、每一个岗哨。”同安区人民法院分管涉军维权工作的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方建筑介绍说,同安法院还与辖区部队签订《共建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合作协议》,建立纠纷联调、综治维稳、服务保障等长效机制,实现司法拥军的制度化、常态化。
“平常审理一个案件需要几个月的期限,涉及军人军属的案件,我们都会指定专人特快处理,最快可以缩短一半的时间。”同安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洪佩兰说,依托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同安法院畅通涉军案件绿色通道,实现涉军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目前已妥善处理军人军属在婚姻家庭、转业就业、拆迁补偿等方面纠纷13件,让军人军属在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中感受到司法温暖。
军嫂调解 服务升级
为军人军属提供多元化司法服务,是做好新时代涉军维权工作的重要途径。作为同安法院军地协同司法服务中心的重要下设机构,军嫂法官调解室已经成为同安双拥工作的“金字招牌”。
小卫是驻同安某部队现役军人,与妻子小金相亲不久后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因婚前彼此缺乏了解,小金坚持起诉离婚,并为此多次信访至小卫所在部队。部队领导虽多次调解,二人在离婚、孩子抚养、离婚补偿金等方面始终存在争议。
“嫂子,孩子还小,我怕我俩离婚后孩子缺失父爱。”一句嫂子,让电话这头正在调解的法官助理覃娟触动不已。原来覃娟也是名军嫂,十分理解军人的辛苦,也体谅军嫂的不易。在交谈过程中,覃娟了解到双方主要争议点在于孩子抚养和经济补偿问题。
“我自己也有两个小孩,有时多希望有人帮我带带孩子,让我独自放松下。孩子的父亲肯定是爱自己孩子的,寒暑期还能把孩子接到部队接受军营文化熏陶,也可以多多享受父爱。”经过覃娟一番推心置腹的疏导,同时对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构成、未成年人抚养费标准等进行释法,小卫、小金的离婚纠纷最终得以化解。
“部队同志都拿他们没办法了,最后是到覃娟这里才成功化解了这起案件。”洪佩兰称赞地说。在同安军嫂法官调解室,像覃娟这样的军嫂干警共有8人,她们通过“过来人讲过来事”“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方式,妥善化解涉军离婚、抚养费、民间借贷、房屋买卖等各类纠纷9件,接受法律咨询35人次,有效推动了涉军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前端预防。
不仅如此,同安法院军嫂法官调解室还与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