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鲁:和平年代的媒体英雄 2013年06月21日 14:30:00    来源:中国报道

孙永鲁:和平年代的媒体英雄

   (记者 丁吉林 成朔宇)英雄,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显出本色;英雄,在生与死的瞬间无畏向前;英雄,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升华。英雄不变的是信念,坚持的是信仰,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甚至全人类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远离英雄概念的今天,我们依然保持对英雄的崇拜,铭记着战争年代许许多多英雄的壮举,无数个感动让我们记住了他们的英名。但是在和平年代中仍然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的历练和坚持保持了英雄的本色和气魄,英雄的事迹依然值得我们倍加敬仰。

今天,我们发现了他,走近了他。也是因为他,带我们再次走进神秘又遥远的可可西里,带入了对英雄的思考和尊重。



“一号行动”亮剑,可可西里再生
  

在空旷、寂寞、高寒的无人区——可可西里,一群森林卫士正在追捕盗猎者,包围,反包围;枪战,冲锋;缴枪,投降;倒下,负伤,牺牲。这是经常出现在电影里的镜头,但上述描述的却不是电影。它是真实的发生在文章中主人公的记忆里,在国人魂牵梦绕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他,是一位国家主流媒体的资深记者;他,满腔热血参加保护护可可西里藏羚羊的壮举;他,经历了战友的生死离别;他,从疯狂的盗猎分子的枪口下脱险;他,是电影《可可西里》电影中记者的影子;他就是从中央电视台到新华社,现任新华社财经电视频道总编室主任的资深媒体人、被社会誉为英雄记者的传奇人物孙永鲁。

“可可西里(Hoh Xil)”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 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整个可可西里均在海拔5000m左右,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缺淡水,环境险恶,令人望而生畏。人类无法在那里长期生存,只能依稀见到已适应了高寒气候的野生动植物,且总数量有限。人们给这里起了许多可怕的绰号,如“神秘的死亡地带”、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藏羚羊就在这片土壤里,倔强的繁殖,生生不息。不幸的是,不法之徒罪恶的手伸向了浑身是宝的藏羚羊。

就是这个令人向往又令人恐惧的可可西里竟然与孙永鲁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这源于青年时代的一次西藏之行。80年代中期,18岁的孙永鲁独自搭乘大货车由西宁去往拉萨,途中曾路过可可西里。大货车司机是个西藏人,一路上,孙永鲁听他讲述了可可西里的故事。

在孙永鲁的记忆里,可可西里既美丽又荒芜。它时而像伟岸的丈夫,时而像柔美的女人;它时而是恶魔凶煞,时而诗情画意。如果一个诗人没有去过可可西里,那么他的诗歌将会缺少一丝凄美;如果一个画家没有去过可可西里,那么他的画作将会缺少一些悲壮。一路上,孙永鲁也听了不少关于可可西里的恐怖故事,在昆仑山下住宿时甚至还听到了狼叫。这是孙永鲁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可可西里。

从此,在孙永鲁的心里埋下了可可西里的种子,可可西里也成为他永久的牵挂。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藏羚羊羊绒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可可西里藏羚羊遭到毁灭性猎杀,数量从原来的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藏羚羊成为国际濒危物种。

1999年4月底,为了保护急剧减少的藏羚羊,不为外界所知的“可可西里反盗猎一号行动”秘密开始了,一号行动终于亮剑可可西里。央视组织了报道组,对一号行动进行全程采访报道。大家都知道此行的危险性时,将会遭遇疯狂的盗猎分子,还有缺氧、感冒、断水断粮等自然危险,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孙永鲁义无反顾,报名,写遗书,北京,乌鲁木齐,千里大行军,直奔可可西里。

和平年代,记者也是最危险的工作之一,也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尤其在这次行动中,盗猎分子手段残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穷凶极恶。当时,孙永鲁跟随的新疆分队出现伤亡,他却在车轮下幸免遇难。行动是否继续进行让北京指挥部左右为难。当央视领导征求孙永鲁是返回还是继续进行时,孙永鲁抹去战友牺牲、过度悲伤的眼泪,最终决定,继续前进,誓死也要完成任务。在一次追捕行动中,孙永鲁一行曾被盗猎亡命徒包围,面对被枪杀的危险,孙永鲁临危不惧,指挥手无寸铁的同伴与盗猎分子心理战周旋,持续长达一个多小时后,大部队闻讯赶来救援,他们终于从盗猎分子的枪口中脱离危险。

“一号行动”的系列报道播出后,举国震惊,愤怒和感动影响着中国、震撼着世界。一场声势浩大的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行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孙永鲁认为,自从国家1999年采取可可西里保护行动后,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改写了过去自发、无序、混乱的管理状态,为藏羚羊的未来生存奠定了良好基础。

尤其随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青藏铁路的开通,藏羚羊的数量慢慢回升,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对捕杀藏羚羊违法活动的坚决打击,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可可西里藏羚羊已经达到10万只左右。

可可西里生态的变化,决定着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藏羚羊,保护可可西里,许多英雄长眠于地下。孙永鲁每每想起这些,心情就难以平静。从可可西里回来后,孙永鲁一直在思考:除了为可可西里藏羚羊报道外,还能为可可西里做些什么?2007年,孙永鲁发起了“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可持续生存计划”,该计划被中国保护藏羚羊协会采纳。

现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入到保护藏羚羊的公益行动之中,孙永鲁对藏羚羊也由牵挂、行动转变为安慰、祝福。孙永鲁对可可西里一往情深,他酷爱并经常唱凤凰传奇的《可可西里》。他说,可可西里留下了我的感情,藏羚羊留下了我的牵挂,只要提起它们,我的内心便按捺不住地激动。将来有一天,他还会第四次进入可可西里,看望藏羚羊。

孙永鲁在可可西里的卓越表现,从此被人们称为“英雄记者”。

2002年时任中央电视台《走进西部》栏目主编的孙永鲁又一次走进了可可西里采访青藏铁路的建设。青藏铁路是在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环境最恶劣的条件下开工建设的。孙永鲁在艰苦的一线工地报道了青藏铁路建设,客观真实地向人们报道了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铁路建设者们为了保护周边的植被,他们竟然耗时耗力和缺氧的艰苦条件下,在离铁路很远很远的荒漠地带取来铺路的沙土。他的现场实地报道有力反击了西方和达赖集团提出的“青藏铁路破坏自然环境”的质疑。报道期间,孙永鲁在走出湿冷缺氧的昆仑山隧道时突然患重感冒,被紧急送进了工地高压氧舱,迅速输液,经过抢救又一次保住了生命。

孙永鲁去青藏铁路采访中有很多的感动,他用饱满的激情为青藏铁路建设者们谱写了一首歌。

   

穿越梦想  穿越高原

作词 孙永鲁

   

格桑花盛开

彩虹映高原

北京拉萨一线牵

尽揽三江源

一日千里不是梦

天路不遥远

马儿赛火车

争鸣白云间

吉祥哈达飘万里

锅庄舞翩翩

坐上火车去北京

幸福长久远

不再是传说 不再是神话

雪域神舟接天近

丰碑树高原

酥油茶香迎远朋

世界喜相连

穿越梦想  穿越高原

2002年10月1日 



英雄记者夜斗“污贼”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是长三角的心脏地区,也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能上看,太湖就是其流域内所有城市的“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发展的各类“血管”。 但也正因为这种行政隶属上的分割局面,导致太湖的治理与保护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太湖成了成千上万个化工企业的废水池。上游受益、下游遭殃。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企业遍地开花,这就是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任期考核指标的行政制度下,GDP和税收增长成为地方官员追求的主要目标。太湖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家乡镇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更是在太湖流域如雨后春笋般壮大发展起来,这些企业多半从事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加工行业。其中很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了降低环保成本,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非法向太湖排放污染物。

不堪污染的太湖,在痛苦中呻吟。

太湖的污染,使得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鱼米之乡一点点消失,村庄处在垃圾包围之中,人们赖以自豪的鱼类—太湖三白已经鲜见,在林立的烟囱和埋藏在地表层直通湖岸的排污管道包围下,水污染的恶果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那个写在歌词里的美丽太湖还能回来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务院有关部委会同苏浙沪两省一市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湖水污染治理运动,其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就是1998年底的“太湖治污零点行动”。

时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的孙永鲁,又一次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苏南某城,为了掌握不法企业向太湖排放污染物的证据,凌晨2点钟,孙永鲁和摄像两人悄悄来到排污企业对岸。运河河面大约有60米宽,想过去取水样必须找到船。他们在漆黑的夜里蹒跚前行,终于在运河岸边找到了一条几吨重的水泥机器船,可是船老大由于担心被企业报复,死活不同意让孙永鲁用船。无奈之下,他们等到船主熟睡后,冒险把大船推向河中。因怕暴露目标,孙永鲁让摄像先躲在船舱内,只身撑起了大船。平时在公园里都不会划船的孙永鲁怎能驾驭这么大的家伙?他拼了命地用竹篙撑下去,可这条大水泥船却只在运河中打转转。他时不时望着对岸,生怕被排污企业发现,再加上这条大船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听使唤,焦急的孙永鲁全身湿透了。然而老天开眼,在与大船较劲一个多个小时后,这条大船竟然鬼使神差般的打转到了工厂的排污口。

孙永鲁暗自庆幸,正准备用塑料瓶取污水水样时,突然工厂探照灯大亮,厂里冲出来一群人,手持工具直奔而来,大有动武之势。数只强光手电此时对准了孙永鲁,当时的他真正地感觉到危险降临,万一工人们误把自己当成盗贼,被一阵乱棍打死也无处可说、无法自救了。这一刻,空气紧张的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污水流向运河的声音。就在这危机时刻,岸上突然有人大叫:“那不是中央电视台的孙记者吗?”问话的是该化工厂厂长,孙永鲁白天还采访过他。孙永鲁长出一口气,镇定片刻,接着义正严词,大声质问:“你不是说停产整顿吗,怎么又偷偷排污呢?”满脸尴尬、态度诚恳的厂长接受了孙永鲁的批评,并和工人们一起把孙永鲁和摄像拉上了岸。孙永鲁也因此躲过一劫。

白天踩点,夜晚寻找证据,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孙永鲁顶住各种压力,冒着相当的危险,履行着党和人民的圣神使命,践行着一个记者的良心和责任。
   “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孙永鲁始终冲在第一线,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无锡市也号召全市干部“学习中央电视台记者孙永鲁划船”的环保精神。孙永鲁为此获得了国家环保新闻大奖。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荣誉只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但做记者不能为了获奖才做新闻,要真正地通过媒体的力量给老百姓排忧解难,为社会和谐、人民安康而尽职尽责。作为环保记者能给老百姓带来碧水蓝天,这是我莫大的幸福!

在“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之后,在太湖流域各级政府的强力整治下,在中央及地方媒体的高度关注下,太湖流域排污企业基本得到整改,太湖水质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英雄记者的慈善情怀   

北京有几大热点地区,中央电视台无疑是热点之一,也是每天进京维权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集聚地。孙永鲁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路见不平,常常拔刀相助,即使素昧平生。建国五十周年前夕,一群民工在央视东门喊冤,要求讨回被老板拖欠了一年的工资。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工程做完了,但老板却不付工资,而且躲着不见。这可是农民兄弟的血汗钱哪!面对农民兄弟声泪俱下的控诉,孙永鲁了解了事实真相,决心要帮助这些农民兄弟,讨回工资。

但由于报道受限,不能出去采访。他于是找来了自己的朋友,动用了自己多方关系,终于堵住了赖账的老板。在正义的力量面前,这位老板最终将20万元工资送到30多位农民兄弟的手中。

孙永鲁是山东人,他古道热肠,善于助人,家乡的父老乡亲有困难都爱去找他。曾有一位老乡慕名到央视传达室找孙永鲁,要求在北京找一份木工工作。孙永鲁了解到他是一位近三十年没见面的朋友的弟弟,他赶快把这位老乡安排在招待所住下。当晚回家,一连打了上百个电话,终于在北京的小汤山找到了工作。第二天,孙永鲁又亲自联系朋友开车把这位乡亲送到木器加工厂。就是这一次,孙永鲁重重地欠下了朋友一个大人情,这位老乡上车时不小心用带来的锯子划破了高级轿车的坐垫,朋友很是气愤但却无奈。在安顿好老乡后,这位朋友终于在电话里对孙永鲁宣泄了:不要多管闲事,社会上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你管得过来吗?

但孙永鲁说他做的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却是莫大的困难;他宁愿自己努力克服困难,也看不得别人受苦。

还有一位农民工到北京请孙永鲁帮忙介绍一份建筑工地的工作,这位农民工由于腰部受过伤,干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小伙子人比较聪明,又有些灵气,便把他推荐到北京的一家保健医院学习中医保健,孙永鲁为他掏了2000元学费。小伙子很是感激,千恩万谢。孙永鲁说:只要你能自食其力,学好本事造福大家就行了。小伙子通过认真学习,考取了北京劳动上岗资格证,现在三口之家的小日子也过得比较富裕了。

2007年10月,有一位农民工在北京郊区干活时,从脚手架摔下来,把脊椎摔折了。老板想推脱责任,只扔下五千元钱,就再也不露面了。伤者的村支书和家人从外地赶来,找到了孙永鲁帮助。孙永鲁得知后连夜赶去看望,留下了六千块钱医疗费,后来又帮助这位农民工转回老家医院。

孙永鲁从事了十几年的新闻工作,认识许许多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朋友,因为他的善良和真诚,他的朋友遍及全国各地。但他最牵挂的是一些农民工朋友。他了解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无奈,他们的需求。农民工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从农村走进城市,加入了城市产业工人的行列。因为他们仍有家中的农田,他们没有更高的欲望,只想用自己的劳动来挣得接济家用、供养孩子上学的费用。他们依旧淳朴,依旧默默地干一些城市里人不屑的工作。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依旧没有脱掉农民工的帽子。虽然他们稍逊城市产业工人的素质,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拥有农村户口的工人,他们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产业工人。因此,他们应该在享受农民权力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城市产业工人的权力和尊重。他们不应该再被称为农民工,而应被称为城乡产业工人。

因此,孙永鲁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直接关系到他对农民工兄弟的情感。有的人过春节回不去家了,他帮他们买票;有的没有回家路费,他就借钱给他们,每一次都是一千或两千,从不让他们还。

他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也想想自己困难时,如果你力所能及的帮一把,这是心理最大的安慰。

在关于家乡的问题上,孙永鲁和别人也有不一样的见解。有的人走出了家乡却淡化了乡情,有的人在外成功了却躲避了乡亲。有的人选择了不相往来,有的人害怕乡亲招惹麻烦。但孙永鲁却在离开家乡三十年里从未中断给家乡提供大大小小的帮助,他说,家乡养育了自己,应该懂得感恩和报答。你热爱家乡,才能得到家乡人民的尊重。

2001年山东东平湖决口导致十几万人受灾,孙永鲁闻讯后立即在北京发起了“在京同乡爱心募捐”,及时把善款送到灾区,为此受到了同是东平老乡的万里委员长的表扬。

孙永鲁在回家探亲时发现道路年久失修,道路泥泞,老人们行走艰难。他便到处筹措资金为家乡修路,他发动自己的各种关系,多方奔走,筹资30万元,自己也捐赠了一万元,终于把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看到行车方便,老人出门便捷,他有很强的幸福感。

每年春节回老家探亲,凡上门去探望、拜年的老人,都会视其家庭情况,或给钱,或给物,钱和物不见得太多,但都尽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已经成为他春节回乡的习惯。

孙永鲁并不富裕,他不是生意人,他没有显赫的财富,他时时刻刻想着善待周围的人,随时接济需要他帮助的人,他的善心是一座无价可比的宝藏。

1998年在长江沿线抗洪救灾的时候,孙永鲁跟随救灾物资到达前线,晚上路过武汉街头,发现一个12岁左右的小男孩在拉一把破旧的小提琴,琴声悠扬而悲泣。打听后才知来自灾区,父亲病逝,孩子酷爱音乐,母亲带孩子在武汉学小提琴,可是家境一蹶不振,母亲又不愿求人,为了孩子的学费只能带孩子到街上挣钱。孙永鲁发现这个孩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随随便便就可拉《梁祝》曲目,他们又不是职业乞丐,这样下去太可惜了。孙永鲁把身上仅有的1000元赠给他们母子,让他们去交学费,还留下电话号码,有什么困难随时打电话找他。虽然以后从没有接到母子的电话,但他始终牵挂和祝福着这个男孩有朝一日成为有出息的音乐家,实现儿时的梦想。

孙永鲁,一个让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英雄记者,他的善心是如此的朴素无华,他把乐善好施当成快乐,把自己的困难当成修炼和积淀。也许在非常的时期,每个人骨子里都有一股英雄气概,但在平平淡淡的生活面前,一个拥有一定社会地位,而且在媒体取得一定成绩的社会精英,能够为一些社会最底层真诚的献出爱心,这是什么样的品质和修养,如果没有相当高的社会责任和高尚的情操,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我们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尔虞我诈。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像孙永鲁那样,尤其拥有社会地位的人都真心地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人人献出一点爱心,那我们的社会真正会成为幸福和谐的大家庭。

孙永鲁说,真正的慈善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它是纯朴、自发的,是充满力量的。有些人对慈善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的慈善心则是在后天的生活、教育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面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孙永鲁总有一颗保护和救助的心,在他看来,这是真正的善良。孙永鲁并不自视高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是见不得别人受苦。

对于现在社会上热衷讨论的“是否要扶起摔倒的老人”等命题,孙永鲁认为这毫无意义,“虽然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免使人担心做善事会给自己招惹麻烦,但我还是要鼓励大家尽己所能做好事,不必害怕遭到诽谤,善行不会使好人蒙冤。”

在他看来,善行不分大小,不拘形式,无处不在。孙永鲁说:“如果你是一滴水,就滋润一片叶子;如果你是一桶水,就浇洒一片花园;如果你是一口井,就灌溉百亩良田。”他也以此勉励自己,也激励大家。

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孙永鲁做的许多善事,都超出了自己的义务范围。有人不理解他不求回报地做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对此,孙永鲁的回答是,有人在其位,会选择明哲保身;有人在其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有效价值;而有人在其位,会心系天下。这句话乍听起来有些冠冕堂皇,但放在孙永鲁身上却再合适不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探寻英雄记者的人生轨迹

  

孙永鲁平易近人,言谈幽默;字字珠玑,句句摄人心魄。与孙永鲁交流,既是学习又是享受。他的思想理念和务实的作风,他心底的厚实和坦诚,他高尚的情操和境界,能够击穿当今社会许多麻木、自私、虚伪的灵魂。孙永鲁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做了多少善事,可能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说起这些故事,孙永鲁有些滔滔不绝。不过,看他脸上那真诚温暖的笑意,你会了解,这并不是在炫耀,而是单纯为有需要的人受到了帮助而感到幸福和高兴。

孙永鲁的家庭并不富有,他从小就在一个乐善好施的环境中长大。孙永鲁一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善人。加之山东人的好客性格,即使在困难年代,也不忘救济他人,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待客。孙永鲁认为,父母的善行是孩子慈善心灵培养的第一导师,自己日后对慈善事业的热情与幼时所受的家庭熏陶密不可分。

孙永鲁酷爱学习,他的人格、善心和学习精神,深受家庭的影响。他的的父亲虽然只有初小文凭,但爱好广泛,下象棋、打算盘都是一把好手,在家乡是有名的象棋高手。父亲对学习充满兴趣,做任何事情都喜欢钻研,讲究一个方法。即使种地,也要搞出点名堂来。

老父亲75岁时,转遍周围乡镇,翻遍报纸,考查了元代修建的著名的戴村坝水利工程。经过三年的时间写了一本有关兴修水利的书,寄给了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的教授,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2006年,孙永鲁的父亲将完善后的书稿及建议又寄到了两会代表手里。

在孙永鲁七、八岁时,父亲从公社书记手里借来了《列宁与革命》、《论国家》、《共产党宣言》等书,常常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看书,做了很多读书笔记,这给幼年的孙永鲁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由于受父亲影响,孙永鲁清晰的记得他看的第一本小人书是《马克思的故事》,还是家里卖鸡蛋后买来的。

小学五年级时,孙永鲁经常到隔壁邻居家看书,到现在孙永鲁的脑海里还记得《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旗插上大门岛》、《东平湖的鸟声》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得多了,作文自然写得好。小学时,孙永鲁的作文一直是范文,他用“顽童式的老天”形容天气,让老师很是惊喜,也曾得过当地作文比赛的第一名。孙永鲁说,幼时打下的写作功底为他日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永鲁目前的学历很高,已经攻读完了一个博士,目前正又在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在相对浮躁的媒体圈,像他这样能踏下心来学习的人,并不常见。

孙永鲁本科时学的是外语,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工作岗位。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做了5年记者后,孙永鲁自觉仍然缺乏深度。抱着充实自己的初衷,2001年,孙永鲁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该系第一届科学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大提升了孙永鲁的学习兴趣,他的思想也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哲学系大师的教诲及哲学类书籍的熏陶下,孙永鲁沉淀了自己的思想,形成了个人思考模式的哲学思维。2003年,孙永鲁进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学习,三年后攻读完了心理学博士。目前,他正在攻读思想政治学博士学位。

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学,学习这三门在许多人看来有些“无用”的学科,孙永鲁有着长远的考虑,“哲学及心理学的学习,加深了我对人的认识与理解,而这对我现在正在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帮助,也许会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更能充实自己。”

孙永鲁把自己的学习经历比作“再上车式的学习”,对于有机会重返校园,他感到很是快乐,“这种快乐一是来自能够找回学生时代的记忆,二是因为终于有机会系统补充工作中缺乏的知识。”不过,虽然自身学历如此之高,孙永鲁却并不看重学历,吸引他的,是学历背后的知识与精神,是光环下面的修养与能力。于他而言,拿学历不是世俗的目的,而是旨在充实、提升自己,修养自己。

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孙永鲁愿意将他单纯、踏实学习的心态和收获与广大年轻人分享,他说,学习不要太过功利与一意孤行,要多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要放过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机会,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路会走得更远。

已经在学习路上走到高层的孙永鲁并没有打算就此停下来,在他的计划表里,两年后,他会争取申请进入法学博士后工作站,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涯。

 

乘风破浪会有时

 

孙永鲁在央视工作时,常跑环保口,曾经跟着农业部渔政局在长江上寻找白稽豚,为此在长江江面上采访生活了一周。在那一周里,所有人都期待着、努力搜索着在长江上看到可爱的白鳍豚的身影。突然有一天,当船行至长江九江段时,全船人惊喜地发现了一只白鳍豚。孙永鲁和同船的人立即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珍贵的瞬间,并且马上打电话汇报终于在长江上找到了白稽豚。为了将这段视频迅速传回央视,让全国观众尽早目睹长江活化石白稽豚,当天晚上,孙永鲁在两人陪伴下乘小快艇穿越长江江面,赶往位于南昌的江西省电视台,行程长达200公里。完成传送任务后已是凌晨三点,又马不停蹄连夜赶回长江渔政船上,继续他明天的报道工作。

黑漆漆的天空,只有几颗星星闪耀。小船飞驰在宽阔且风高浪大的长江,时刻都面临着危险。但孙永鲁坚持在风浪中发现新闻,在风浪中传送新闻。

孙永鲁像一个战士,冲锋在前;在中央主流媒体中枢,孙永鲁用他的厚重践行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在生活中,孙永鲁虽然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却以自己的善小,传播着一份人间真爱!在文章快要结尾时,我们好像读懂了他——孙永鲁,父母的好儿子,女儿的好父亲,家庭的顶梁柱,朋友的主心骨,媒体的精英,学海中的跋涉者,社会的善人,和平年代的英雄……

中国的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离不开媒体,媒体也需要法律的监督。作为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监督研究中心主任的孙永鲁又将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继续发挥英雄本色,为中国的新闻法治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孙永鲁简介:

山东人,心理学博士,思想政治教育学在读博士,媒体从业者和理论研究者。

新华社财经电视总编室主任,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监督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监督网总监,新闻与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中法联重大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曾任中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新闻联播》记者,曾任中央电视台《走进西部》、《快乐中国》等栏目主编。曾主持电视理论和传媒心理、传媒经济的研究。

曾参与国家秘密举行的“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反盗猎一号行动”,光荣负伤,成绩卓著,被誉为英雄记者。97香港回归获国务院新闻办荣誉奖,98长江抗洪救灾荣获先进个人,可可西里电视报道荣获特等奖。同时又是国家大型环保活动“太湖治污零点行动”的英雄记者,荣获国家环保新闻一等奖。曾三次进入可可西里,并跟踪采访拍摄了青藏铁路建设,荣获青藏铁路专题报道一等奖。

2009年参与协助创办新华社财经电视频道(CFC新华08视频中心,新华经视),从事频道建设、节目评审和推广,曾获新华社社级好稿奖。

在民间发起了保护藏羚羊维护人类生态环境活动,推出保护藏羚羊可持续生存计划。

 

智者思想  智慧光芒

 

——孙永鲁格言摘录

 

作为媒体界少见的双博士,智慧超群的孙永鲁不断的为社会提供着精神、思想、方法、做人的饕鬄大餐。听其言,如饮甘泉;观其行,可作人生坐标。许多人都把他的真知灼见藏记心中,以他的行为作为楷模。

下面是记者摘录孙永鲁有关人生、慈善和社会思考的部分格言,以飨读者:

社会篇:

1、沉下来的是金子,扬起来的是沙尘。

2、喝酒分四等人:圣人因酒而悟,君子因酒而歌,士人因酒而义,小人因酒而泼。

3、社会三大隐患:体制风险,食品安全,生存环境。

4、一个伟大的人生取决于你为人类和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

5、知名的媒体人必定是复合型的人才。

6、舆论是利器,不战而屈人之兵。

7、有的人可信不可用,有的人可用不可信,有的人既不可信又不可用,有的人既可信又可用。

8、国不可无法,人不可无德;依法治国可康泰,依德兴国可民安。 

9、“农民工”带有贬义色彩,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兴的产业工人,他们的权力和人性应该得到尊重,他们是新时代的“城乡工人”。

10、开车如人生,人要以德走,车要顺道行,无德必违法,违章易酿祸。

慈善篇:

1、慈善是人本性最高信仰,慈善是最本性最凝聚的力量。

2、善行不拘形式,慈善无处不在。

3、今天的弱者可能就是明天的强者,慈善可改变,感恩可转化。

4、人性本善良,善心人人有,慈善是永久的温暖。

5、“究竟要不要扶起摔倒的老人?”——这类讨论是无意义的。虽然担心做善事会招惹麻烦,但还是要鼓励大家、劝诫自己尽己所能做好事,不必害怕遭到诽谤,善行不会使好人蒙冤。

6、如果将慈善行为赋予商业目的,慈善就成了做秀。

7、真正的慈善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它应该是纯朴的,是自发的,是充满力量的。

8、善行无需装扮,大善无需张扬。

9、面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有一颗保护和救助的心,这是真正的善良。

10、如果你是一滴水,就滋润一片叶子;如果你是一桶水,就浇洒一片花园;如果你是一口水井,就灌溉百亩良田。

11、有人在其位,会选择明哲保身;有人在其位,会充分发挥自身有效价值;有人在其位,会心系天下。

12、父母的善行是孩子慈善心灵培养的第一导师。

13、一些传统的公益组织只会守株待兔、等着善者募捐,然后再拿别人的善款接济他人。这种应景似、程序似的捐助必定出现“吃完上顿饭没有下顿饭”的恶性循环。

14、经营慈善事业就要发展慈善经济。“授予鱼”是慈善行为,“授之于渔”则是产业经济。大家都会织网捕鱼,则会活跃市场,拉动一方经济,使帮扶对象摆脱贫困,走上良性经济循环发展的路子,这就是慈善经济。

学习篇:

1、不看重学历,更看重修养与能力,看重学历背后的知识与精神。

2、有的人拿学历的目的不同,而我而是充实、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淡定和厚重。

3、社会上流行的总裁班,如果以挣钱为主要目的,就不可能再

造人才。开办总裁班不能以影响高等教育为代价。

4、对于身处体制内的年轻人,学习不要太功利,不要一意孤行,要多涉猎不同领域的信息,多元化地接受知识。

5、对于身处体制外的年轻人,不要放过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机会,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会让你走得更远。

6、学习能够为个人、家庭、社会创造快乐、力量与财富。

7、直通车式的学习,是一份辛苦加一份快乐;再上车式的学习,是两份辛苦加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工作的辛苦。

困难篇:

1、那些能靠智慧、能力解决的都不是困难,而面对那些眼前无法解决的事情,今天绕过去,明天就不是困难。

2、要懂得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的是财富与力量。

3、克服困难是修炼和积淀,克服困难是纠正自己。

4、把上天给予的磨练、考验当作快乐,不要把它当作给你过不去的理由。

5、我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但我不知道困难是什么,人要学会自我超越。

[ 责任编辑: ]
二维码
主办单位:中国行为法学会   承办: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与传播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  监督电话:010-63377568 18611177212
Copyright @ 2013- www.chinaxwj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与传播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法治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案件举报邮箱:chinanews@chinaxwjd.cn